1. 農殘茶的危害
1、范圍
本標準適用于無公害茶葉加工條件與衛(wèi)生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由茶樹鮮葉加工而成的綠茶、紅茶、緊壓茶、花茶類的無公害茶葉。
2、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所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5009.11-1996 食品中總砷的測定方法
GB/T5009.19-1996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殘留量的測定方法
GB7718-1994 食品中標簽通用標準
GB/T8302-1997 茶 取樣
GB8321.1-1987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一)
GB8321.2-1987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二)
GB8321.3-1989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三)
GB8321.4-1993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四)
GB8321.5-1997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五)
GB/T8321.6-1999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六)
GB9679-1988 茶葉衛(wèi)生標準
GB9679-1989 食品包裝用原紙衛(wèi)生標準
GB14935-1994 食品中鉛限量衛(wèi)生標準
GB/T17331-1998 食品中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多種殘留的測定
GB/T17332-1998 食品中有機氯和擬除蟲菊酯類農藥多種殘留的測定
3、鮮葉的加工條件
3.1鮮葉盛裝容器必須潔凈、透氣、無污染、不緊壓,不得用塑料袋材料,運輸、貯存時也必須清潔衛(wèi)生。
3.2鮮葉、毛茶收購應嚴格行驗收標準,不得收購摻假,含有非茶類物質以及有異味、霉變、劣變的茶葉,或污染農藥或其他物質等不符合衛(wèi)生要求的茶葉。拼堆和堆放地點應通風、干燥、潔凈、不得與化肥等其他雜物混合存放。
3.3環(huán)境條件
茶廠選址、廠區(qū)和建筑設計必須符合《中華我民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中華我民共和國食品衛(wèi)生法》、《工業(yè)企業(yè)設計衛(wèi)生標準》的有關規(guī)定;茶廠應遠離糞池、垃圾場及排放三廢的工業(yè)企業(yè)等各種現(xiàn)有的與潛在的污染源。
3.4人員要求
參與無公害茶加工廠人員上崗前和每一年度均須體檢,健康合格者才能上崗。必須保持個人衛(wèi)生,禁止吸煙和隨地吐痰。
4、包裝材料
無公害茶葉的包裝料必須符合GB11680的規(guī)定。
5、無公害茶的衛(wèi)生要求
無公害茶葉的衛(wèi)生標準必需符合GB9679。
5.1感官要求
具有該茶類正常的商品外形及固有的色、香、味,不得混有異種物植物葉,不含非茶類物質,無異味,無異嗅,無霉變。
5.2衛(wèi)生指標見附表A,出口茶葉的衛(wèi)生指標見附錄A、附錄B。
6、檢驗衛(wèi)生
感官要求用感官方法檢驗,其余指標檢驗方法見附表A、附表B。
7、檢驗規(guī)則
7.1取樣與組批
7.1.1組批:請確定“批”的內容。
7.1.2取樣:按GB/8302進行
7.2制定規(guī)則
經取樣檢測,如查有一項指標未符合本標準的規(guī)定,則判該批產品為合格。
8、標識
無公害茶葉的食品標簽必須符合GB7718的規(guī)定。
無公害 質量標準
2. 茶葉農殘超標的危害
三個月到六個月
茶葉屬于堿性植物,一般農藥基本上都是偏酸性的。根據(jù)用藥的劑量和使用次數(shù),加工方法實驗、推算,大致殘留期在三個月到六個月。
其實,“農藥殘留”和“農藥超標”概念不同,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宗懋指出,茶葉中檢測出農殘不等于對人體有危害。我國老百姓平均每天喝茶量為4—5克,農殘攝入量不會超過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wèi)生組織所公布的安全標準。同時,微量農殘對人體不會造成傷害。此外,目前一般使用有機化學方法檢測農藥殘留,然而大多數(shù)農藥不溶于水,泡茶時農殘溶出量最多是檢測量的10%—20%,農藥含量極低。一般有品牌、通過質量認證、標明生產日期的茶葉,其農殘含量符合標準,可放心飲用。
如果還是很介意茶葉中農殘的問題,建議大家在選茶和喝茶時花點心思。雖然茶葉的種類很多,但不同種類茶葉之間農殘含量并沒有明顯差別,關鍵是茶葉的生產季節(jié),一般來說,當年5月底前采制的春茶農殘很少。春茶生長期間茶樹一般無病蟲害,不用使用農藥,不會對茶葉造成污染。購買時觀察茶葉的外形﹑色澤、品味和香氣來鑒別春茶的真假。春茶的芽葉一般較肥壯厚實,有的還有較多毫毛,色澤鮮潤,香氣濃郁而新鮮。沖泡后,可通過聞香﹑嘗味﹑看葉底來進一步做出判斷。春茶沖泡時茶葉下沉較快,香味持久,滋味醇厚,葉底柔軟厚實。
3. 茶葉的農殘
我個人認為是紅茶,其實你的回答已經解答了,現(xiàn)在的農藥大多都是易降解農藥,在環(huán)境中自身的半衰期都比較短(數(shù)天到數(shù)十天),而在茶葉發(fā)酵等后處理加工的過程中,農藥會進一步降解。
4. 農殘茶的口感
正山小種農殘根本就不多,這里的農殘指的是農藥殘留,正山小種是一種很好的茶葉,它是屬于紅茶類,現(xiàn)在都提倡綠色食品,綠色種植,基本上很少使用農藥,特別是這種高檔茶葉,根本就不需要農藥,所以正山小種根本就沒有農殘,正山小種紅茶外形條索肥實、色澤烏潤,泡水后湯色紅濃,香氣高長帶松煙香,非常的好喝
5. 茶葉農殘問題到底有多嚴重
茶葉中有大量農藥殘留有點夸張了。從之前的數(shù)據(jù)來看,可能會有些殘留,但談不上大量,也談不上超標。
茶葉中的農殘有明確的限量,按道理只要有正規(guī)廠家來生產的茶葉,質量都是有保證的。
再者,我們現(xiàn)在也有“洗茶”的習慣,會有比較好的效果。安心喝茶,平時也可以關系當?shù)厥乘幉块T對市場抽檢結果的公告。
對茉莉花茶國家質量監(jiān)督抽查結果,農藥殘留量超過國家標準規(guī)定限值的占4 2 9%。我國產茶區(qū)域遼闊,品種繁多,多數(shù)茶園地處高山,水土純凈,污染小。但處于丘 陵地區(qū)的茶園,夏秋茶季病蟲害多,茶農忽視農藥正確使用,致使茶葉中農藥殘留超標。
鑒別茶有感官和理化鑒定兩個方法。感官鑒定,也叫審評,第一形狀,屬外觀鑒定。感官鑒定又可分為四項:一是條索,條的種類不同,條索的要求與呈現(xiàn)各異,如松緊、曲直、粗細、扁圓、整碎、輕重等。要與該品種正常情況相符。二是色澤,是枯燥還是光潤,還應與該品種要求相符,如紅茶是紅褐色,綠茶是嶄新綠色,花茶為褐綠色。三是凈度,應潔凈無梗,塊、片、末不超過限度,不能含有非茶類夾雜物。四是嫩度,同一品種茶葉以芽尖白毫多者 為佳,條索雖稍粗壯,但嫩潤半透明。
鑒別茶的內質,可分香氣、滋味、湯色、葉底。一是香氣,鼻嗅新鮮,濃厚純正為好,淡薄 不純?yōu)榇危瑦灲勾譂吒?,有異味者為劣。各種花茶均應有自己獨特的正常香氣,如茉莉花茶應具茉莉香氣,玉蘭、珠蘭花茶應具玉蘭、珠蘭香氣。二是滋味,用舌部味蕾感覺,甘 醇濃郁,鮮嫩純正為優(yōu),澀、苦、粗、酵、淡為次,霉、辣、生草味為劣。三是湯色,在茶湯熱時,觀察明暗深淺。一般明淺為佳,暗深者次,但紅茶湯色比綠茶深,緊壓茶湯色要暗 。四是葉底,品嘗沏過的濕茶葉,用手按,柔軟有彈性屬于細嫩,板硬無彈性為粗老。上述鑒別方法主要是區(qū)分優(yōu)、次、劣。一切事物都是由量變到質變,偽劣茶葉也就往往是在這種 感官鑒別中發(fā)現(xiàn)。
6. 什么茶農殘少 喝的安全
因茶而異,因人而異。
舉個例子,最近喝的一款桐木關野茶做的正山小種(對沒錯是野茶),熱飲吸入滋味醇厚,有絲絲苔蘚味,但甘甜感并不明顯;冷下來再喝,甘甜爽快感頓時入口即化。所以這個茶我習慣泡上兩杯,一杯專門放涼一點喝,一款茶品出兩種滋味,實在是一種人生享受。言歸正傳,上班時間泡的熱茶最好不要久泡,因為農藥你懂的,這不是品飲問題,而是健康問題。
雖然現(xiàn)在農藥問題已經逐漸被重視且各地出臺了各種規(guī)章制度來約束茶農的農藥噴灑量(比如安溪的小卡片),但是大量噴灑農藥的還是多如牛毛,尤其近幾年冒出來的一些奇奇怪怪的“名優(yōu)綠茶”。
所以為了健康,盡量不要放太久飲用茶葉,除非你能確保你喝的茶農殘量很低(但是一般人不具備這種能力,所以)。喝茶常見的誤區(qū)太多了,我就說一條吧?!安瓒际强嗟摹?/p>
7. 什么樣的茶農殘多
在湘川兩廣山區(qū)出產一種奇異的茶——蟲茶,它不同于我們平常所熟悉的綠紅茶。
一般茶葉是采集茶葉樹上綻出的嫩芽,經加工操制而成的。然而,蟲茶卻是由一種化香夜蛾的代謝產物——糞便曬制而成?! ∶磕?—7月份,茶農采集化香樹或者黃連木、山茶、鉤藤、糯米藤等植物的葉片,堆灑在竹籬笆或閣樓上,然后均勻地澆上一層淘米水,使其潤濕。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樹葉就逐漸發(fā)酵、腐爛、散發(fā)出一種奇異的清香氣味?;阋苟暝谶@種香氣的誘引下紛至沓來,交尾產卵。10至12天后,一條條暗灰色的小毛毛蟲破繭而出,像剛出卵的小蠶吃桑葉一樣布滿葉面,一邊吞食著樹葉,一邊排泄糞便,收集這些排泄物,去除殘梗敗葉,待曬干后,蟲茶便制成了。產品一般分為甲、乙兩級,甲級蟲茶供出口。蟲茶經熬制后一般呈鮮紅透明色,茶液清香撲鼻。當然,茶液的色、香、味,與所供養(yǎng)的樹葉有很大的關系。蟲茶的化學成份,除去一般茶葉含有的鞣質、咖啡因、各種維生素外,還有昆蟲激素和止血的活性物質?! ∠x茶的來源不雅,但卻有著非凡的功用。它不僅具有一般茶葉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的作用,對腹瀉、鼻衄、牙齦出血和痔出血也有治療作用。無怪乎除了產地的農民愛飲外,還飄洋過海銷往國外,成為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礦工和華僑的重要飲料?! ∠x茶是如何被發(fā)現(xiàn)的,已無從查考。傳說很久以前,一位窮苦的山民吃不起茶葉,用化香樹葉代替茶葉作飲料,后來不請自來的化香夜蛾在這位山民積貯的樹葉上產卵繁殖,終日勞累的山民開始熬茶時并未注意到這些變化,連葉帶蟲類全放入鍋里,直到茶水沸騰、香氣四溢時才引起了注意。這位山民通過細心的觀察、思索和實踐,終于發(fā)現(xiàn)了蟲茶。
8. 怎么判斷農殘茶
綠色食品茶(簡稱綠標茶)指產自優(yōu)良環(huán)境,按照規(guī)定的技術規(guī)范生產,實行全程質量控制,無污染、安全、優(yōu)質,經過中國綠色食品發(fā)展中心認證,并使用專用標志的茶葉。
1998年啟用“綠色食品”標志的。
“SC”標志是食品生產許可證,其編號由SC(“生產”的漢語拼音字母縮寫)和14位阿拉伯數(shù)字組成,它的意義就相當于食品的“身份證”。
SC編碼實行一企一證,一經確定便不會再改變,每一位號碼也都包含著對應的信息,能夠實現(xiàn)溯源,更便于管理。
有機茶是一種完全沒有污染的茶葉,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等,它強調加強自然生命的良性循環(huán)和生物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