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guān)于茶農(nóng)的詩句
關(guān)于茶農(nóng)的詩句 1. 有哪些描寫“茶農(nóng)曬茶時”的詩句
1. 《余姚瀑布茶》
朝代【清】作者【黃宗羲】
檐溜松風(fēng)方掃盡,輕陰正是曬茶天。
想要直上孤峰頂,出市都爭谷雨前。
兩宮東西分梗葉,一燈兒女都團圓。
炒青已到更闌時,猶試新分瀑布泉。
2. 《老僧》
朝代【明】作者【宋登春】
手中捻著白菩提,拄杖過頭眉下垂。
石上曬經(jīng)茶未熟,花間童子進雙梨。
3. 《偶吟二首》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
晴教曬藥泥茶灶,閑看科松洗竹林。
活計縱貧長凈潔,池亭雖小頗幽深。
廚香炊黍調(diào)和酒,窗暖安弦拂拭琴。
老去生涯只如此,更無余事可勞心。
4. 《山家》
朝代【唐】作者【張繼】
板橋人渡泉聲,茅檐日午雞鳴。
莫嗔焙茶煙暗,卻喜曬谷天晴。
5. 《宿友人山居寄司徒相公》
朝代【唐】作者【李建勛】
雨雪正霏霏,令人不憶歸。
地爐僧坐暖,山枿火聲肥。
隔紙烘茶蕊,移鐺剝芋衣。
2. 有哪些描寫“茶農(nóng)曬茶時”的詩句
《余姚瀑布茶》 朝代【清】作者【黃宗羲】 檐溜松風(fēng)方掃盡,輕陰正是曬茶天。
想要直上孤峰頂,出市都爭谷雨前。 兩宮東西分梗葉,一燈兒女都團圓。
炒青已到更闌時,猶試新分瀑布泉?!独仙?朝代【明】作者【宋登春】 手中捻著白菩提,拄杖過頭眉下垂。
石上曬經(jīng)茶未熟,花間童子進雙梨?!杜家鞫住?朝代【唐】作者【白居易】 晴教曬藥泥茶灶,閑看科松洗竹林。
活計縱貧長凈潔,池亭雖小頗幽深。 廚香炊黍調(diào)和酒,窗暖安弦啟答拂拭琴。
老去生涯只如此,更無余事可勞心?!渡郊摇?朝代【唐】作者【張繼】 板橋人渡泉聲,茅檐日午雞鳴。
莫嗔焙茶煙暗,卻喜曬谷天晴?!端抻讶松骄蛹乃就较喙?朝代【唐】作者【李建勛】 雨雪正霏霏,令人不憶歸。
地爐僧坐暖,山枿火聲肥。 隔紙烘茶蕊,移鐺剝芋衣。
3. 有關(guān)采茶的詩句
西晉左思的《嬌女》詩也許是中國最早的茶詩了。
“心為茶荈劇。吹噓對鼎”。
寫的左思的兩位嬌女,因急著要品香茗,就用嘴對著燒水的“鼎”吹氣。與左思此詩差不多年代的還有兩首詠茶詩: 一首是張載的《登成都樓》,用“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區(qū)”的詩句,贊成都的茶;一首是孫楚的《孫楚歌》,用“姜、桂、茶出巴蜀,椒、橘、木蘭出高山”的詩句,點明了茶的原產(chǎn)地。
到唐宋以后,茶的詩詞驟然增多,這些茶詩茶詞既反映了詩人們對茶的寶愛,也反映出茶葉在人們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唐代,隨著茶葉生產(chǎn)與貿(mào)易的發(fā)展,涌現(xiàn)了大批以茶為題材的詩篇。
如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杜甫的《重過何氏五首之三》: “落日槐悶平臺上,春風(fēng)啜茗時”;白居易的《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亭歡宴》:“遙聞境會茶山夜, 珠翠歌鐘俱繞身”;盧仝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 “唯覺兩腋習(xí)習(xí)清風(fēng)生”,“玉川子乘此清風(fēng)欲歸去” 等等, 有的贊美茶的功效,有的以茶寄托詩人的感遇,而廣為后人傳誦。詩人袁高的《茶山詩》:“黎甿輟農(nóng)桑,采摘實苦辛。
一夫旦當(dāng)役,盡室皆同臻。捫葛上欹壁,蓬頭入荒榛。
終朝不盈掬,手足皆鱗皴……選納無晝夜,搗聲昏繼晨”,則表現(xiàn)了作者對顧渚山人民蒙受貢茶之苦的同情。李郢的《茶山貢焙歌》,描寫官府催迫貢茶的情景,也表現(xiàn)了詩人同情黎民疾苦和內(nèi)心的苦悶。
此外,還有杜牧的《題茶山》、《題禪院》等,齊己的《謝湖茶》、《詠茶十二韻》等, 以及元稹的《一字至七字詩·茶》、顏真卿等六人合作的《五言月夜啜茶聯(lián)句》等等,都顯示了唐代茶詩的興盛與繁榮。北宋由于在“靖康之變”前的近百年中,中原有過一個經(jīng)濟繁榮時期,加之當(dāng)時斗茶和茶宴的盛行,所以茶詩、茶詞大多表現(xiàn)以茶會友,相互唱和,以及觸景生情、抒懷寄興的內(nèi)容。
最有代表性的是歐陽修的《雙井茶》詩: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鳳爪。窮臘不寒春氣早,雙井茅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紅碧紗,十斛茶養(yǎng)一兩芽。長安富貴五悄明慧侯家,一啜尤須三日夸。
蘇軾的《次韻曹輔壑源試焙新茶》詩中“從來佳茗似佳人”和他另一首詩《飲湖上初晴后雨》中“欲把西湖比西子”兩句構(gòu)成了一副極妙的對聯(lián)。范仲淹的《斗茶歌》、蔡襄的《北苑茶》,更為后世文人學(xué)士稱道。
南宋由于茍安江南,所以茶詩、茶詞中出現(xiàn)了不少憂國憂民、傷事感懷的內(nèi)容,最有代表性的是陸游和楊萬里的詠茶詩。陸游在他的《晚秋雜興十二首》詩中談到:置酒何由辦咄嗟,清言深愧談生涯。
聊將橫浦紅絲碨,自作蒙山紫筍茶。反映了作者晚年生活清貧,無錢置酒,只得以茶代酒,自己親自碾茶的情景。
而在楊萬里的《以六一泉煮雙井茶》中,則吟到:日鑄建溪當(dāng)近舍,落霞秋水夢還鄉(xiāng)。何時歸上滕王閣,自看風(fēng)爐自煮嘗。
抒發(fā)了詩人思念家鄉(xiāng),希望有一天能在滕王閣親自煎飲雙井茶的心情。元代,也有許多詠茶的詩文。
著名的有耶津楚材的《西域從王君玉乞茶,因其韻七首》、洪希文的《煮土茶歌》、謝宗可的《茶筅》謝應(yīng)芳的《陽羨茶》等等。元代的茶詩以反映飲茶的意境和感受的居多。
明代的詠茶詩比元代為多,著名的有黃宗羲的《余姚瀑布茶》、文征明的《煎茶》、陳繼儒的《失題》、陸容的《送茶僧》等。此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明代還有不少反映人民疾苦、譏諷時政的詠茶詩。
如高啟的《采茶詞》:雷過溪山碧云暖,幽叢半吐槍旗短。銀釵女兒相應(yīng)歌,筐中采得誰最多?歸來清香猶在手,高品先將呈太守。
竹爐新焙未得嘗,籠盛販與湖南商。山家不解種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詩中描寫了茶農(nóng)把茶葉供官后,其余全部賣給商人,自己卻舍不得嘗新的痛苦,表現(xiàn)了詩人對人民生活極大的同情與關(guān)懷。又如明代正德年間身居浙江按察僉事的韓邦奇,根據(jù)民謠加工潤色而寫成的《富陽民謠》,揭露了當(dāng)時浙江富陽貢茶和貢魚擾民害民的苛政。
這兩位同情民間疾苦的詩人,后來都因賦詩而慘遭迫害,高啟腰斬于市,韓邦奇罷官下獄,幾乎送掉性命。但這些詩篇,卻長留在人民心中。
清代也有許多詩人如鄭燮、金田、陳章、曹廷棟、張日熙等的詠茶詩,亦為著名詩篇。特別值得提出的是清代愛新覺羅·弘歷,即乾隆皇帝,他六下江南,曾五次為杭州西湖龍井茶作詩,其中最為后人傳誦的是《觀采茶作歌》詩: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騎火品最好。
西湖龍井舊擅名,適來試一觀其道。村男接踵下層椒,傾筐雀舌還鷹爪。
地爐文火續(xù)續(xù)添,干釜柔風(fēng)旋旋炒。慢炒細(xì)焙有次第,辛苦工夫殊不少。
王肅酪奴惜不知,陸羽茶經(jīng)太精討。我雖貢茗未求佳,防微猶恐開奇巧。
皇帝寫茶詩,這在中國茶葉文化史上是少見的。
4. 關(guān)于采茶的詩句
1、《詠貢茶》元——林錫翁?
百草逢春未敢花,御花葆蕾拾瓊芽。
武夷真是神仙境,已產(chǎn)靈芝又產(chǎn)茶。
譯文:春天來了,但大自然中的草木不敢先開花;茶樹上長出來名貴的花蕾,終于到采摘茶芽的時候啦。武夷山真是個神仙的境地呀;這里不僅盛產(chǎn)名貴的靈芝,更有這名貴的茶中奇琶。
2、《即目》唐——李商隱?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須道士竹間棋。
何人書破蒲葵扇,記著南塘移樹時。
譯文:小的鼎煎茶面對曲江池,一個留著白胡子的道士下棋,搖書扇。誰寫在破蒲葵扇上,上面記著南塘移動樹的一天的事。
3、《與元居士青山潭飲茶》唐——靈一?
野泉煙火白云間,坐飲香茶愛此山。
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譯文:山野泉水的聲音與裊裊炊煙在白云間飄蕩,坐在這我深愛著的山里飲著香茶。那巖石上系著的小船也不忍離去,要和流動著的清澈的溪水一起到傍晚。
4、《湖州歌九十八首》宋——汪元量
江頭楊柳舞婆娑,萬馬成群嚙短莎。
北客醉中齊拍手,隔船又唱采茶歌。
譯文:楊柳在江邊飛舞,萬馬成群在吃草。客人已經(jīng)喝醉,隔著船兒唱著那采茶的歌謠。
5、《憶秦娥·游人絕》宋——劉克莊
游人絕。綠陰滿野芳菲歇。
芳菲歇。養(yǎng)蠶天氣,采茶時節(jié)。
枝頭杜宇啼成血,陌頭楊柳吹成雪。
吹成雪。淡煙微雨,江南三月。
譯文:游人已經(jīng)很少了。綠草如茵,花兒已經(jīng)開過了時節(jié)。正是養(yǎng)蠶和采茶的時候。杜鵑在枝頭啼叫,柳絮如雪般紛飛。煙雨蒙蒙的天氣正是江南的三月。
5. 形容茶葉的詩句
新茶已上焙,舊架憂生醭。旋旋續(xù)新煙,呼兒劈寒木。
龍舒有良匠,鑄此佳樣成。立作菌蠢勢,煎為潺湲聲。
草堂暮云陰,松窗殘雪明。此時勺復(fù)茗,野語知逾清
玉蕊一槍稱絕品,僧家造法極功夫。兔毛甌淺香云白,
蝦眼湯翻細(xì)浪俱。斷送睡魔離幾席,增添清氣入肌膚。
幽叢自落溪巖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活水還須活火煮,自臨釣石取深清。
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fēng)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易禁三碗,坐聽荒城長短更。
6. 關(guān)于茶的古詩文
《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口云諫議送書信,
白絹斜封三道印。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
聞道新年入山里,蟄蟲驚動春風(fēng)起。天子須嘗陽羨茶,
百草不敢先開花。仁風(fēng)暗結(jié)珠琲瓃,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馀合王公,
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門反關(guān)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
碧云引風(fēng)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一碗喉吻潤,
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fā)輕汗,
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xí)習(xí)清風(fēng)生。蓬萊山,在何處。
玉川子,乘此清風(fēng)欲歸去。山上群仙司下土,
地位清高隔風(fēng)雨。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
墮在巔崖受辛苦。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
此為唐代詩人盧仝品嘗友人諫議大夫孟簡所贈新茶之后的即興作品。此詩內(nèi)容可分為三部分。開頭寫謝諫議送來的新茶,至精至好至為稀罕,這該是天子、王公、貴人才有的享受,如何竟到了山野人家,似有受寵若驚之感。中間敘述煮茶和飲茶的感受。由于茶味好,所以一連吃了七碗,吃到第七碗時,覺得兩腋生清風(fēng),飄飄欲仙,寫得極其浪漫。最后,忽然筆鋒一轉(zhuǎn),轉(zhuǎn)入為蒼生請命,希望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居上位者,在享受這至精好的茶葉時,知道它是無數(shù)茶農(nóng)冒著生命危險,攀懸在山崖峭壁之上采摘來的。詩人期待茶農(nóng)們的苦日子能有盡頭,詩里蘊含著詩人對勞苦人民的深刻同情。全詩奇譎特異,句式長短不拘,錯落有致,行文揮灑自如,直抒胸臆,一氣呵成。
姓 名:
聯(lián)系電話:
留言備注:
我要留言(留言后專人第一時間快速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