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專注聲樂理論和實踐相關問題,解答聲樂專業(yè)疑惑,?關注了解更多有趣的聲樂專業(yè)方面的更多內容?。?!男低音概念:Bass 如果女高音是金字塔頂端的云雀,那么男低音就是鞏固一切基礎的地基。其擁有人類最低沉的嗓音,這是人聲最低的音域了,常用音域一般為E-d1(e1)。男低音類型:男低音可以分為抒情型男低音、戲劇型男低音、深沉型男低音。抒情男低音聲音流暢、低沉,時而亦顯輕快、抒情,富于歌唱性。音域通常為 E2-E4。法國歌劇開始重視這一聲部。如作曲家德利布的《拉克美》中用了偏高的抒情男低音扮演拉克美之父尼拉康塔,《迷娘》(1866)中的老樂師洛塔里奧。戲劇性男低音,其音域與一般男低音相仿,區(qū)別是可適當向上下移動,富于戲劇激情。另外還有專演丑角的滑稽男低音,聲音輕巧靈活、節(jié)奏自由,與專演正派角色的莊重深沉的男低音形成鮮明的對照。深沉型男低音是人聲最低的聲部,音域一般為C2-D4。音色重濁寬厚,表情莊重沉穩(wěn),往往被指派飾演地位顯赫的角色:神靈、國王(《湯豪舍》、《羅恩格林》),祭司或神父(《命運的力量》、《唐·卡洛》),具有威望的父親(《紐倫堡名歌手》、《迷娘》)等。國際上最容易出男低音的國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俄國男低音,這種以胸腔發(fā)聲的特殊音色,低沉渾厚得像是來自大地的黑暗之聲,最著名的角色便是穆索爾斯基所創(chuàng)作的沙皇《里斯·戈都諾夫》。由于中國人種以及嗓音條件的不同,出男低音的概率比較難得,所以導致當代國內男低音聲部非常缺少。今天就一起探討中國當代,最著名的男低音歌唱家有:溫可錚、彭康亮、劉躍、趙鵬。溫可錚:男低音歌唱家。北京人。1950年畢業(yè)于南京音樂學院。后任上海音樂學院教師、聲系主任,中國音協(xié)第四屆理事。1957年獲第六屆世界青年歡聯(lián)節(jié)古典歌唱比賽銀質獎章。溫可錚是前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主任。生在知識分子家庭,其父愛好音樂,從小受音樂薰陶,早在10歲兒童時期,溫教授以童高音(boy-Soprano)歌唱比賽中,他以童高音演唱了意大利古典歌曲《愛情的喜悅》獲得“北京市天才兒童音樂獎”。四十年代,中學畢業(yè)后溫教授以榜首考入南京國立音樂院聲樂系。1946年到1956年,他從師于著名俄籍教授蘇石林和保加利亞索亞菲音樂學院院長、著名聲樂教育家契爾金教授。1950年畢業(yè)后,先后任教于南京金陵大學音樂系和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主任。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第四屆理事、上海市政協(xié)委員。
回顧溫教授的藝術人生,可謂充滿了傳奇性。他雖年邁但演唱嗓音卻運用游刃有余,紐約時報曾撰文稱:“來自中國的、年高七十的世界知名的男低音溫可錚,竟以美妙神奇的嗓音力度…使人聽眾動容而震撼…”法國老一輩著名聲樂家阿蘭·萬佐,更在聆聽后贊嘆“怎么這位來自東方的歌唱家的嗓音如此年輕富有魅力,他美妙的歌唱藝術,即使在意大利,在歐洲也是絕無僅有的了?!?/p>
彭康亮:著名男低音歌唱家,出生于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F(xiàn)為中央音樂學院聲樂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日本藤原歌劇團主要演員。1983年畢業(yè)于中央音樂學院聲樂系。師從羅榮鉅、楊比德、斯義桂先生。同年加入東方歌舞團,參加了全國各地、美洲、拉丁美洲、和亞洲等國的巡回演出。1992年在深圳大劇院音樂廳、北京音樂廳首次舉辦獨唱音樂會。1992年留學日本。1993年考進東京藝術大學研究生院(專門研究西洋歌?。?、師從高橋大海先生。在學期間參加了東京藝術大學的定期歌劇演出,在莫扎特的歌劇《費加羅的婚禮》和《魔笛》中扮演主要角色。還參加了東京藝術大學主辦的定期演奏會、在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歡樂頌》中任領唱。同年東京藝術大學研究生院以全優(yōu)的成績畢業(yè)、并取得音樂碩士學位。
2020年12月10日晚亮相中山公園音樂堂,以一臺名為“菩提樹”的音樂會,展現(xiàn)德國藝術歌曲的魅力。音樂會上,他將演唱舒伯特的《菩提樹》、《致音樂》、《死神與少女》,勃拉姆斯的《四首莊嚴的歌》,舒曼的《你好像一朵鮮花》,勒維的《魔王》,以及沃爾夫的《為你唱一首小夜曲》等曲目。
人們這樣形容彭康亮的聲音:“深沉圓潤、悠揚穿透、像天鵝絨般柔軟而富有彈性的男低音音色?!闭劶按舜我魳窌那?,彭康亮說:“這些都是以前特別喜歡的曲子,難得有機會演唱。勃拉姆斯《四首莊嚴的歌》,我在學生時期就很喜歡,是我的老師斯義桂留給我的譜子。我還會演唱一些大家聽得比較少的曲子,比如勒維的《魔王》,甚至能與舒伯特的《魔王》媲美,每個人物充滿理性,旋律鮮明,充滿哲學和文學氣息。沃爾夫的作品大家也很少聽,他是一位詩意的作曲家,作品典雅美麗?!?/p>
劉躍:男低音歌唱家,原中國音樂學院、現(xiàn)中央音樂學院外籍專家,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畢業(yè)于中央音樂學院歌劇系,師從沈湘教授。1988年秋赴奧地利維也那音樂學院深造。1985年他首次代表國家參加英國卡地夫國際聲樂比賽,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在國際大賽中獲獎的中國男低音。同年他在全國聶耳、星海聲樂作品比賽中獲第二名。1986年又在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中獲第二名。
作為國內屈指可數(shù)的男低音歌唱家,具有自己獨具特色的聲音和純熟的演唱技巧,渾厚雄壯,抒情流暢。享譽世界的著名男低音歌唱家,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教授,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首批聲樂表演專業(yè)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民族聲樂教研室主任。第十三屆全國CCTV全國青年電視歌手大獎賽美聲組評委;文化部第九屆全國聲樂比賽美聲組評委。畢業(yè)于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師從我國著名聲樂教育家沈湘教授。1988年秋赴奧地利維也那音樂學院深造并獲藝術家文憑。
趙鵬:男低音通俗唱法實踐者,出生于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國內HI-FI音樂的領軍人物,被譽為“人聲低音炮”。受邀多次出現(xiàn)在CCTV、省市級電視臺各頻道的大型晚會中,并多次獲得眾多音樂大獎。他的聲音具有非常明顯的特質和可辨識度,且源于天籟,而發(fā)自肺腑。2004年2月,樂隊正式改名為驚堂木樂隊,活躍在全國的演出舞臺;8月,趙鵬推出專輯《人聲低音炮》系列,在市場上獲得很大成功。這套專輯不僅成了趙鵬的代稱,還成為了音響發(fā)燒友們必備的試音寶典;同年,趙鵬以個人名義推出首張個人專輯《人聲低音炮Ⅰ閃亮的日子》,成為Hi-Fi界的銷量神話,并由此獲得“人聲低音炮”稱號。
他的嗓音緊張有力、張弛有度,深沉渾厚,時而流暢、低沉,時而輕快、抒情,既有絲絲幽怨,又有淡淡相思,特別富有歌唱性,具有發(fā)自肺腑的滄桑感!
最后歡迎大家點贊留言哦!記得關注我!一個專注于聲樂理論和實踐的自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