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
唐–杜甫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唐大歷二年(767年)秋重陽節(jié),杜甫登上夔州(今四川奉節(jié))的高臺,寫下了《登高》一詩。此時,距他去世只有三年時間。該詩被歷代的詩人,評論家所推崇。明代詩人,評論家胡應(yīng)麟在《詩藪》中稱此詩“古今七言律詩之冠。,清代楊倫贊為“杜集七言律詩第一”。作為七言律詩首先必須和律入韻,符合近體詩的格律要求。這對于《詩圣》來說不是問題。下面我們列出該詩的平仄對照表,就可以一目了然。
首先標(biāo)出全詩平仄。(其中,“急”、“白”、“不”、“百”、“獨”、“濁”由于古今讀音的變化,在古代都是入聲字,為仄聲。另,可平,可仄處不另行標(biāo)出。)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這首詩是完全合乎平仄格律的。但,這首詩韻腳“哀”、“回”、“來”、“臺”、“杯”,給人的感覺讀起來不押韻。其實,這些字在平水韻中都屬于“十灰”部,是古今發(fā)音變化所致。因此,該詩和仄押韻,是規(guī)范的七言律詩。
這首詩在對仗上也完全符合要求。特別是對仗可以說是每聯(lián)皆對,工整又不留雕琢痕跡,自然天成。七言律詩要求是頷聯(lián),頸聯(lián)對仗。杜甫的《登高》可以說是每聯(lián)對仗,如: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就是風(fēng)急天高對渚清沙白,猿嘯哀對鳥飛回。更難能可貴的是每聯(lián)中的詞句相對,如風(fēng)急對天高,渚清對沙白。因此,單純就近體詩格律而言,此詩作為范本是當(dāng)之無愧的。但是,詩是要有意境,詩心的。詩沒有靈魂只有形式也難于獨占鰲頭,成為七言律詩的魁首。
《登高》一詩首聯(lián)和頷聯(lián)是對夔洲秋天景色的描寫,如果:天高風(fēng)急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是小寫意的工筆畫,那么劈空而來的是大寫意的水墨畫: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一幅:風(fēng)急猿哀,渚清鳥回,無邊落葉,滾滾江水的蕭瑟悲涼的深秋景色躍然紙上??吹饺绱吮瘺銮锷?,落木逝水,詩人不由得感慨起自己多舛的命運,坎坷的人生。寫出了對自己人生命運的概括,和總結(jié)。萬里悲秋常作客,是啊,五十六了,從23歲科舉落榜,到現(xiàn)在三十多年,自己就一直四處奔波,干謁求職。為了養(yǎng)家活口少說也走了萬里路了,在羈旅中度過了無數(shù)的悲秋!目前,也就是今天,我一個活了近一輩子的老人,獨自登上了高臺??芍^是: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我的日子很艱難,困苦,心中抱恨難平。頭發(fā)全白了,窮愁潦倒,剛剛把劣質(zhì)的酒也停了,我不喝了!
杜甫一生就是窮愁潦倒的一生。他的一個兒子竟然餓死了?!蹲跃└胺钕瓤h詠懷五百字》:老妻寄異縣,十口隔風(fēng)雪。誰能久不顧,庶往共饑渴。入門聞號啕,幼子饑已卒。
又一年的秋天,窮的連野菜都吃不上了,年幼的兒子餓得哇哇叫,“癡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zhí)鋿|門。杜甫不得不向姓高的朋友借些許銀兩度日,為此寫下《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絕》:百年已過半,秋至轉(zhuǎn)饑寒。為問彭州牧,何時救急難。他的一生就是寄人籬下,奔波求生的一生。
《登高》是杜甫人生最后的寫照,是他悲劇命運萬里悲秋的縮影。也是詩圣作為現(xiàn)實主義詩人,第一次對自己人生總結(jié)。概括起來就是:悲秋!因此,無論從藝術(shù)形式或者內(nèi)容來看《登高》作為古今悲秋七言律詩之冠是名至實歸的,但,沒有題主所謂《千古悲秋的鼻祖》一說。
先說答案,杜甫的登高,算得上是中國詩歌中悲秋題材中的絕唱,屬于第一梯隊的水平,但是絕對不能說他的這首詩,是千古悲秋的鼻祖。
好玩的國學(xué),先從中華民族的民族心理這一方面,來說說中國人的悲秋意識從何而來,然后我們再來賞析杜甫的登高,為什么說是千古悲秋詩歌中的最高水平。
先來說說中國人為什么會悲秋?特別是那些多愁善感的詩人們,為何面對天高氣爽的金秋天氣,而變得悲悲切切?
第一,中國人的悲秋意識,來自于我們傳統(tǒng)的以農(nóng)業(yè)為本的社會結(jié)構(gòu)。以農(nóng)業(yè)為本的 國家,在人類的嬰兒期,基本上過著靠天吃飯的生活,所以,先人們對時序的變化特別敏感。一年四季的變化是很明顯的。春天萬物萌發(fā),夏季萬物即將走向成熟,秋季萬物走向成熟,但是也是走向衰老的過程,而冬天則是萬物蕭殺。所以,秋天到了,事實上代表著生命已經(jīng)走向定點,開始向衰亡邁進(jìn)了。所以,古人看到秋天,自然而然地想起了生命的即將衰亡,心中自然會有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哀。
第二,中國哲學(xué)中,有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這個境界,無論是儒家還是道家,都是同樣的追求。所謂天人合一,就是追求人的身心與大自然的發(fā)展合二為一,達(dá)到莊子所說的與天地并生,與萬物合一的境界。所以,人們認(rèn)為,人的身心與大自然是和諧的,是同頻共振的。大自然怎么樣,我們的生命就怎么樣。所以,悲秋的意識,其實也是對自我生命的無可奈何的焦慮。
第三,悲秋是一種文學(xué)傳統(tǒng)。當(dāng)一種意識被寫成了文學(xué)作品,而這種文學(xué)作品又因為寫出了人類的普遍的意識而廣為流傳,這種文學(xué)作品的意蘊(yùn)就會演化成一種約定俗成的情感。悲秋的意識就是這樣來的。
從中國詩歌發(fā)展的歷程上來考察,我們發(fā)現(xiàn)傷春悲秋的意識,首先來自于《詩經(jīng)》,來自于南方的《楚辭》。
按理說,春天里萬物勃發(fā)草長鶯飛雜花生樹,生命散發(fā)著荷爾蒙的味道,秋天天高云淡意味深長,我們應(yīng)當(dāng)歡喜才對,起碼也是淡淡的小歡喜,為何我們會傷春悲秋呢?
我們先來看看《詩經(jīng)》中的春天。《采薇》中寫道: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這大概是最早表達(dá)傷春情緒詩篇了。在詩中,楊柳依依的春天竟然成為詩人悲傷的起點,中國人的傷春情緒似乎從此一發(fā)而不可收拾。
屈原在《招魂》中寫道:“朱明承夜兮,時不可以淹。皋蘭被徑兮,斯路漸。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魂兮歸來,哀江南!”
屈原的“目極千里兮,傷春心”,并非僅僅是政治上的絕望,也是一種生命的悲劇意識。屈原在離騷中說得更加明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p>
原來,屈原從春天花木繁茂的背后,看到了生命由盛而衰的悲劇。人們最不能承受的東西,就是美好的東西被摧毀。人類最大的悲劇其實不是必然走向死亡,而是英雄末路與美人遲暮,是留不住四季變化的時間。所以王國維說“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屈原的傷春,到了弟子宋玉那里,就變成了悲秋的情緒。宋玉在《九辯》中詩意地寫道:“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yuǎn)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p>
明白了悲秋意識已經(jīng)成為中華民族的集體無意識,我們就知道,杜甫的登高,縱然是一部偉大的悲秋的作品,但他絕對不是悲秋的鼻祖。
《登高》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首先,我們先分析,杜甫在登高的時候,為什么會悲秋?這個很簡單,因為杜甫的一生,就是窮困潦倒的一生,要說杜甫是儒家的忠實信徒,所謂的孔顏樂處的理念,對他很有影響,因此生活上的貧困并不能對他產(chǎn)生什么影響。
相反,是杜甫一生理想的破滅,他想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的理想,再也無法實現(xiàn),所以他在晚年,精神上是極度痛苦的。所以他在登高的時候,看見滿天的蕭瑟的秋景,自然而然有悲秋的情緒。這既是
其次,我們來分析,圍繞著悲秋的主題,我們應(yīng)該如何安排詩歌的意象。杜甫在這首詩中,集中地安排了大量關(guān)于秋天的意象,而這些意象本身又是蕭瑟的、灰色的,是屬于悲涼的情緒的體現(xiàn)。秋風(fēng)烈,猿猴悲哀地叫聲,無邊的落木,奔流不息的長江。這是自然景象。接下來杜甫說了自己的心靈的意象。
常作客是說自己就是一個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的漂泊者,百年多病,是說自己的身體和心靈終日多病焦慮,頭發(fā)蒼白,窮困潦倒。在這個蕭瑟的秋日,自己孤獨無依的一個人,只能舉起手中的劣酒,一飲而盡,品嘗這生命的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