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思亭紫砂壺有什么含義
回答:紫砂壺掛水,這個問題,涉及到3點,
一個是壺型,比如思亭、西施、龍蛋等壺型,全身光溜溜的,沾不住水,干的很快。 二個是做壺師傅的手藝:明針功夫,這時候用的工具都是牛角片,反復刮擦壺面,把紫砂泥料中的漿頭篦出來,完工的生坯,往往是光可鑒人的,這個很看功底,沒個幾年時間是練不出來的,做壺明針到位,壺面也干得快。
最后一點是泥料的粗細,壺本身泥料的目數(目數越高砂料越細膩)高,那么壺的胎土比較致密,水當然會干得快點,反之則慢。
紫砂壺是和水契合的,不會不沾水。
壺不沾水一般是因為表面有搪瓷或者上釉了!
2. 思亭壺制作過程
一件好壺,首先帶給你的是一種感官上的美。察社以為,在分析成型工藝、泥料品質優(yōu)劣之前,學會欣賞一把壺的架子(整體氣度,神韻,各部件的協(xié)調性皆在于此)很重要。一件形體優(yōu)美、做工到位的思亭壺,應該有以下的特點:
1身形曼妙:壺身圓潤與圓珠鈕相互呼應,截蓋與壺口相切,壺頸兩側內收修長俊挺,細長的三彎流自腹向上胥出,流口略尖,仿佛是整體曲線的延展,圈把秀氣,一捺底收底(當代所制思亭壺也常見挖足圈底),呈現出一完整的器體。
2線條柔美:曲線,自圓鈕處流瀉而下,壺蓋向外曲張,頸部自然向內彎曲,肩部下沉至腹部又向外成如葫蘆肚般的曲線,鈕、蓋、頸、腹各段曲線自然流暢,干凈利索。
3氣質嬌美:思亭壺常制朱泥小品壺,形與色搭配,朱泥艷而不俗的溫雅與壺形的亭亭玉立相應成趣,形成獨有的嬌美氣質。
3. 紫砂思亭壺什么意思
君德壺,為清代紫砂名家張君德所創(chuàng)壺式,清代朱泥小品壺的代表器型之一。
從形制上看,與思亭壺雷同,脫胎自“梨形壺”。三彎流、圓環(huán)把、截蓋、圓珠鈕、壺腹鼓呈矮梨形......是君德壺的基本特點。
君德壺常常被用來與思亭壺相比較,各部件搭配上基本一致,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君德壺壺頸與壺腹的比例,君德壺脖子短、身形更矮胖。有別于思亭壺的曼妙身姿與秀氣,君德壺更顯玲瓏的體態(tài)與謙和的君子之風。
4. 思亭紫砂壺圖片
思亭是人名,亦是壺名;本來以為思亭壺代表的是對某一位情人的思念,原來是一個人名。
思亭,本為人名。姓陸,清代初期的紫砂壺藝人、陶瓷藝人。與孟臣、逸公、君德等諸家均為制壺好手,因名聲遠揚,所制壺形被眾多茶客青睞,久而久之便有了「思亭壺」之稱。
思亭壺身如葫蘆瓢,彎嘴自腹向上胥出,圈把秀麗,高虛蓋與壺口相切,呈一完整的器體。圓球形鈕,的腳明顯,干凈利索,圓包底,整器均勻為明接處理手法。
思亭最早從梨形壺演化而來,形制清雅,用以泡茶品茗,尤為茶人所喜愛,有『手中無梨式,難以言茗事』之說。
早期的思亭壺,壺嘴曲度較小,流口簡練,以竹刀落款于蓋口墻沿,筆致尚稱工整;年代稍晚些的思亭壺,風格柔美,曲線明顯,流口較尖,署款則各式皆備,有竹刀寫刻,也有鋼刀雙鉤刻,罕見鈐印者。
思亭壺式以其俊秀高雅,留名于朱泥陶史。閩南俗諺:「一無名,二思亭,三孟臣,四逸公」。思亭排名優(yōu)于孟臣,有可能是思亭壺式俊挺,佇立茶船之中,有若蟜龍昂首,氣韻出眾。
5. 思亭紫砂壺有什么含義和特點
1、首先,可使用軟毛刷將壺身輕刷一遍,以掃凈外表層的泥土、雜質。
2、其次,使用熱水沖洗茶壺的內外層,起到一定的消毒效果。
3、最后,將紫砂壺的壺身、壺蓋分別置于不同的器皿中,加入溫水煮一個小時的時間,達到徹底去除雜質的效果。
6. 思亭壺介紹
在中國陶瓷工藝史中,縱然有些器形是由歷代能手別出心裁,獨力創(chuàng)制出來的,但絕大多數的器形仍是由前人遺器中,慢慢改良、演化而來。前者如清代紫砂名手邵大亨自傳統(tǒng)故事中創(chuàng)作出來的“魚化龍壺”及從自然界所啟發(fā)的“風卷葵壺”,這些均成為后人廣泛沿用制作的經典形制;后者如明人徐友泉“仿古提梁犧尊壺”、陳仲美“仿古鳳盉壺”之屬,俱是延制青銅器的形制。
四方傳爐壺的形制到底是濫觴于那一時期,甚或是首創(chuàng)于那位高人,筆者才疏學淺,不敢妄發(fā)謬論。不過,在制作本專輯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上海博物館藏有一持清朝紫砂巨匠陳鳴遠的“四足方壺”,此器敦厚樸實,寓圓于方,確是鳴遠光素器的代表力作。令人感到興趣的是,此器的壺腹外鼓,底有四足呈圓柱狀,在神態(tài)上與四方傳爐壺十分類似,不禁讓人懷疑兩者的血緣關系。另有一種“四方爐壺”,其上半身結構與四方傳爐壺幾無二致,只是在下半身并未收斂,而是直落至底,形成四個假足,這可說是“四腳豬”的近親。
陳順培作品:砂之風
就造型而言,四方傳爐壺屬于紫砂光素器的范疇,器身形狀以方器為基本形,但方中寓圓,比一般方器多了一份圓潤之美。就制作的難度來看,四方傳爐壺的成型難度相當高,甚至可謂是紫砂陶器中,最具挑戰(zhàn)性的幾個器形之一。陶手一般多采鑲身筒技法作成粗坯,再將上下左右逐一拍圓,所以從純手工制作的四腳豬內部四側,一般都可看出四條泥片相接的突起接線。而壺嘴的造型難度亦高,方中帶園,圓里寓方,再加上多為三彎流式(當然亦有一彎流及二彎流者),在處理上倍增挑戰(zhàn)。況且壺嘴攸關全壺氣勢、整體造型,更涉及實用層面(如出水是否順暢有力、斷水是否果斷不留茶涎),所以四腳豬的壺嘴最能看出陶手的技藝修為與美學涵養(yǎng),亦往往是鑒賞陶手制器真?zhèn)蔚闹匾獏⒖肌?/p>
四腳豬的壺蓋延續(xù)了全器造型特微,所以多為方型圓角,一般多采壓蓋形式,制作精良的壺蓋要能四面通轉無礙,且面面俱到,能接續(xù)全壺氣韻。至于壺鈕的處理則有橋型、笠型、圓方型等形式,取決的標準除了要能便于掀蓋、隔熱,更需顧及與器身的整體搭配協(xié)調與否。
至于壺把的形式則千篇一律為“端把”形式,未見有提梁或橫把者。其端把均為上粗下細的“正耳把式”,常見于方器的方形端把因線形不搭,故未見采用。
以上是四方傳爐壺在造型上的特徽。不過,盡管四腳豬的造型討喜,但它在“性別屬性”上仍偏向于男性用壺(如西施壺、思亭壺則偏屬女性適用)。主要的原因是,這種矮胖的端把壺式在裝滿茶水時顯得十分凝重,從力學角度來看,單憑姆指與中指捏把,食指壓蓋的“優(yōu)雅執(zhí)壺”手勢是幾乎不可能操作的。較常見的使用方式是將大姆指輕壓壺蓋(以防傾壺注水時落蓋之險),再將其余手指視把圈大小,適度扣住壺把,來進行茶事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