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會喝茶,還要能懂茶,方可領會茶中的真諦。那么最普遍的普洱茶又有什么茶道精神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普洱茶的茶道精神就是充分最合乎自然的率真,表現在:一是普洱茶的采種、加工、貯藏、沖泡、品飲等都那么平常自然;二是普洱茶的真性體現在其從生長之始至茶事傳承合乎真理。普洱茶技術止乎于靜,是以靜的精神貫穿各項技術:一方面求品茗時的'外在情境得以平常自然,使鑒賞的感受最真實。另一方面也配合泡出好茶的需要,直接提升茶湯的真性品質。普洱茶方法止乎于真,訴求于自然而良好方法條件,使普洱茶孕育完美的真性,發(fā)展:乏美體現于茶湯中,使品茗者品嘗到普洱茶真性――陳、香、滋、氣。同時相濟于靜的技術透過人體感觀功能,接納了普洱茶真性,轉移由心神感受而虛靈化境,終于止乎在道。只有在理解了茶道精神實質后,才能就普洱茶文化的整體方面在于全面營造平常自然情境下,完全發(fā)揮普洱茶的真性,使品茗者透過品嘗到最豐富且完美的普洱茶真性,由心神導引,臻及自然藝境而止乎于道。
普洱茶真性是由茶湯中表現出來的,真香、真味、真性、真氣為其本質所表現的獨有特色。當然,同為茶類,其真性會有共通相同之處,也可能達成相似的茶道內涵。因之以普洱茶品茗,并不在于強調環(huán)境所營造的詩意或氣勢,或者人和物共合關系的情景。這些氣勢及情景并非是普洱茶的真性,它們同樣也可在飲酒、抽煙之環(huán)境中,營造出自然的意境效果。普洱茶道的追求,可以在詩情畫意中得之,可以在街頭巷尾里得之,也可以在墻角面壁下得之,因為透過普洱茶真性.而引發(fā)靜、真精神使然。茶人修茶道,其實道乃在自我真茶性之中。,從感受到普洱茶真性,從真實的陳、香、滋、氣中任由心神參透虛靈喜以道化,而止乎在道。品茗者必須對茶技術、方法以及普洱茶全面地認知,具備一定的素養(yǎng),才能由精神層面,參化至道的境界。
所以要認識普洱茶道精神,首先要對普洱茶有充分認識及了解,包括普洱茶歷史、生產、種類以及識辨其新舊好壞特色,和知道制造、陳化等方法理論:再者能掌握沖泡的技術方法,而后才能品嘗出普洱茶真性,而更進一步能完全接受,且喜愛普洱茶的品飲。由知普洱、而會普洱、而懂普洱、而愛普洱茶而后能超越精神層面參化在道。
唐朝時期的茶文化描述?
茶文化在唐朝的最終形成和發(fā)展是它在歷史上重要地位和意義的奠基石,茶文化的興盛成功的將我國茶文明傳遞給后人和傳揚到世界。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茶的形成和發(fā)展,以及后來人對茶的領悟及挖掘,茶漸漸成為了詩體里精神文明,藝術文化的載體。茶能助興、助情、助詩,茶味雋永深刻。品茶品茶的滋味,品茶的境界,更品詩人的精神底蘊。從古至今,中國承載了茶業(yè)的創(chuàng)造和延續(xù),更是促進了世界茶業(yè)的發(fā)展和文明。唐朝,詩體鼎盛的時期,關于茶文化的描述越來越多,許多詩境里均出現茶的描述。白居易的《琴茶》中“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成彥雄《煎茶》中“岳寺春深睡起時,虎跑泉畔思遲遲。蜀茶倩個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劉兼有一首《從弟舍人惠茶》,呂巖有《大云寺茶詩》等詩人均用不同詞匯不同意境表達自己對茶的喜愛之情。
鄭谷在《峽中嘗茶》寫道“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園里火煎嘗。吳僧漫說鴉山好,蜀叟休夸鳥嘴香。合座半甌輕泛綠,開緘數片淺含黃。鹿門病客不歸去,酒渴更知春味長”。該詩是他客居小江園飲茶時所寫,從摘茶制茶到品茶一步步的寫,不直接寫小江園的美***小江園在峽州,是當地最有名的茶園***,而是通過比較的手法間接地表達。作者通過該詩不僅表達了自己對小江園的喜愛,而且表達了品茶時的愉悅心情。
錢起的《與趙莒茶宴》中寫道“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詩里用白描的手法,寫作者與趙莒在一同參加茶宴,飲的是紫筍茶,并且志趣相同,風格品味也一致,都認為茶的味道比仙酒還好。飲下之后,達到忘我的境界,超脫凡塵,毫無雜念,清靜安詳。兩人品茶,盡興盡意,直到夕陽歸回時才離去。
唐朝時期的茶文化主要表現
一、從地域上看,唐代飲茶風習第一次成了真正意義上全國性的“比屋之飲”。
尤其是北方,本來“初不多飲”,開元***713―741年***以后,僧人飲風大盛,為此北方許多地方“多開店鋪,煎茶賣之”,這種“始臼中地”的飲茶風俗,很快與大唐文化一起“流于塞外”。飲茶地域性的消失,是飲茶文化作為全國文化出現的標志。
從飲茶所屬人員看,皇帝嗜荼,“王公朝士無不飲者”,文人嗜茶,僧人嗜茶,道士飲茶,軍人飲茶,甚至“田間之問,嗜好尤切”。飲茶沒有身份地位的象征,成為一切人的嗜好。
從作用來看,茶被看作生活的必需品,所謂“茶為食物,無異米鹽,于人所資,遠近同俗。既祛竭乏,難舍斯須”。人們對茶“溺之甚”,簡直達到“窮日盡夜”的程度。沒有飲茶的大普及,不會有唐代茶文化的發(fā)展。
二、有了一整套制茶、煮茶、飲茶的專門工具和成熟技術,突出表現在陸羽《茶經》的有關論述中。
有了一整套制茶、煮茶、飲茶的專門工具和成熟技術,突出表現在陸羽《茶經》的有關論述中??梢?,唐代茶事是一門藝術,對茶葉的外形、色澤、茶水香味、滋味、煮水、茶具、柴火、飲茶環(huán)境和方式均有詳細而嚴格的規(guī)定。他們追求的是茶葉要好,制茶要精,煮茶要術,飲茶要美,要達到這樣的藝術境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三、出現了包括茶學專著在內的一大批茶文獻、茶文學。
《茶經》面世標志著茶學和茶道的形成,它在中國乃至世界茶文化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嗣后裴汶的《茶述》、張又新的《煎茶水記》、蘇虞的《十六湯品》、溫庭筠的《采茶錄》、王敷的《茶酒論》、毛文錫的《茶譜》亦從不同的側面共同塑造唐代茶學界的輝煌成就。與此同時,大批詩人用自己飽含深情的筆,寫下了數百首茶詩。這些茶詩或嘔歌飲茶的美妙,或表達賜茶贈茶后的喜悅心情,或寄托對茶德的思考,凡此種種,都表達了對茶的熱愛和追求。唐至五代以茶詩為中心,包括茶散文等文學著作的大量出現,為茶抹上了濃濃的文化韻味。
不僅如此,還出現了茶畫。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簫翼賺蘭亭圖》是世界最早的茶畫,畫中描繪了儒士與僧人共品香茗的情景。閻立本另繪有《斗茶圖》,形象地表現了唐代的飲茶風俗。初唐周防的《琴啜茗圖》大約是當時宮廷仕女茶道的最早表現。張瑩的《明皇和樂圖》是一幅宮廷帝王飲茶的圖畫。佚名的《宮樂圖》描繪宮廷婦女集體飲茶的場面。這些畫對烹茶、飲茶具體細節(jié)與場面描繪得比較具體、細膩。此外,雜著中也大量出現茶的內容??梢姴鑼W家、詩人、文學家、畫家、史學家、文學家、語言學家都拿起自己的筆為茶文化的繁榮而辛勤耕耘。
四、飲茶儀規(guī)和茶道的出現,飲茶上升到精神層面。
飲茶發(fā)展,有所規(guī)則,是從唐代開始的,這主要體現在《茶經?六之飲》中?!胺蛘漉r馥烈者,其碗數三。次之者,碗數五。若坐客數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以下,不約碗數,但闕一人而已,其雋永補所闕人”。除了普通飲茶儀規(guī)外,唐代已經形成宮廷茶文化圈、文人茶文化圈、大眾茶文化圈、僧侶茶文化圈,不同文化圈的人飲茶自然也就有不同的規(guī)則。
茶道的創(chuàng)立則是唐代飲茶文化的最高層面,即精神方面的內容,這是唐代茶文化的突出表現。陸羽創(chuàng)造了以“精行儉德”為中心的茶道思想,只不過沒有使用“茶道”這個詞而已。詩僧皎然首次提出了茶道概念,把品茶過程歸納為3個層次。盧仝又在《走筆謝孟涑議寄新茶》中生動描繪了飲茶的7個層次。劉貞亮將茶葉功效概括為10項,《茶十項》一文說:“以茶散悶氣,以茶驅腥氣,以茶養(yǎng)生氣,以茶除疬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養(yǎng)身體,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劉貞亮的茶十德比較具體,包含了茶葉對生理及精神方面的功效,其中“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4條純粹是談茶的精神作用。至此唐代茶道已經形成。
陸羽之前,飲茶和“瀹蔬而啜”一樣,自然也就不會怎樣講究道,有道也不會大行。但陸羽通過《茶經》對如何采造茶葉,怎樣烹煮,應備有哪些茶器和如何飲用一一加以總結和倡導以后,把茶葉的飲用,由單純的防疫治病、充饑解渴,提高和發(fā)展為一門專門的技藝和學問,這時,也只有到這時,我國才開始重視和產生講究飲茶之道。
這就是說,在《茶經》和最初的茶道中,陸羽和大家在講究飲茶之法的同時,一開始就提到和就具有精神的一面。而這精神的一面,不是來之于其他,恰好正是從茶文化的淀積中承繼過來的。
《茶經》提出的茶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換句話說,也就是要求飲茶者飲茶時要修心養(yǎng)性,效做這樣的人。陸羽《茶經》中飲茶之道要求做精行儉德之人的這條,如溯其源,我們由《晉書》桓溫和陸納傳以茶果待客和伴酒并視之為是“素業(yè)”,即可找到其根緣。當然,當時在中唐陸羽、皎然等倡導茶道之時,關于茶道文化的精神內涵,并不只是要求做“儉德”之人一點,至少從皎然的看法中――“唯有丹丘”才知茶道的“全爾真”,其內容自然是極其豐厚的。
8世紀繼陸羽《茶經》之后唐朝的另一本茶書《茶述》,其對茶和茶文化特點的概括:“其性精清,其味浩潔,其用滌煩,其功致和,參百品而不混,越眾飲而獨高”這幾句,對茶道在物質上如何更好愉悅人生,在精神上如何自我陶冶修養(yǎng),說直接些,有點現在茶道宣揚的“和敬清寂”的韻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