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不過兩種姿態(tài)
茶葉的浮、沉
喝茶不過兩種姿勢
拿起、放下
人生如茶
茶
人在草木間
汲取天地之精華
天人合一
是為茶
中國有傳說
神農(nóng)嘗百草
日遇七十二毒
得茶而解之
草木有氣脈
茶有靈魂
一顆淡泊名利的心
體會禪茶一味
喝茶有兩種境界
一是指喝茶的環(huán)境
另一個指喝茶的意境
依欄粗席低幾
細雨松風竹月
微坐行吟
纖指杯舉
明窗傾紫盞
色味兩奇絕
這是喝茶的最高境界
茶為國飲
但在不同國家
茶又有著不同的意味
英國人喜食下午茶
日本茶道更講究敬畏之心
中國茶道則以清、靜、和、美為真諦
從漢代的烹茶
到唐代的煎茶
從宋代的點茶
到明代的泡茶
直至今日的現(xiàn)代派茶飲
茶是中國人不可替代的飲品
茶界裝逼指南
品茶要掌握核心科技
以下詞要牢記
溫杯~洗茶~出湯
葉底~回甘~提香
前方高危
一旦聽到老板提及這幾個詞匯
這茶你要格外小心
價格非常不透明
這幾個詞是
高山茶,手工茶,野生茶,老茶樹
據(jù)說
這是初學者最好的
讓老板忐忑不安的方法
舉起杯
先似有若無的聞一下
輕嘬一口
舉目遙望遠方
似乎在回憶
然后微微頜首
再不經(jīng)意搖搖頭
回味中帶有絲絲遺憾
整個過程一言不發(fā)
你對面的老板內(nèi)心肯定慌了
茶界裝逼指南
人生如戲
全靠演技
細細品味才會有味
始有茶葉的香氣
后有湯色的琥珀
茶與水的融合
能品出人生百味
靜靜欣賞茶葉在水中散開
緩慢而曼妙
那些如煙往事
在舉杯的剎那涌起
在飲盡的剎那散去
這是喝茶的真諦
再科普一種走技術(shù)路線的裝逼法
比如面對半發(fā)酵茶
半發(fā)酵茶種類多
工藝復(fù)雜
比如巖茶包括
大紅袍,水仙,肉桂,單樅
還可以根據(jù)工藝區(qū)分
輕發(fā)重發(fā),正炒拖補曬
這種裝逼法擅長在
斗茶時觀茶色,聞茶香,看葉底
動作要領(lǐng):
手法嫻熟,表情冷淡,目光篤定
喝一口再給出專業(yè)評語
A:湯色碧綠,開蓋奪香,入口清酸,應(yīng)該是上好鐵觀音無疑
B:湯色橙亮,蘭香馥郁,巖韻深厚,非極品大紅袍莫屬
離席一步不回頭
深藏功與名
這種裝逼法連貴族茶客都要禮讓三分
還有一種最簡單粗暴的裝逼法
必須先把“海拔”兩個字掛在嘴邊
人,往高處走
茶,往高山喝
高山茶
高在哪里
關(guān)于高山茶生長的具體高度
業(yè)內(nèi)并沒有一個嚴格權(quán)威的界定
不過
1000米是一條值得參考的線
生長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
可以被認作是高山茶
要說它是好茶
也不會有人去反駁
若是不小心說到了普洱,你一定要沉住氣,普洱老茶是冒著黃曲霉素超標的風險,通過長期完全發(fā)酵獲得更多口感風味的,畢竟是當年茶馬古道上的珍稀,長途跋涉給予了充分的時間發(fā)酵,重要的是藏區(qū)的仁波切老師們當年也是喝的這種茶。
侃到這個份上
你再無意間露出個不知來路的手串
輕描淡寫的提及曾經(jīng)拜過某個師傅
背兩句抄襲的心靈雞湯
基本可以被稱為高人了
如果再熱議自己前幾天收到的
建國后出口的茶餅
或者老班章的存貨
你就等著收獲來
自底層的仰視吧
夜幕中
一輪斜斜的新月
像一闕如夢令
印在無瑕的素箋之上
讓人心門大開
內(nèi)心深處
有靜謐的空間
那是美輪美奐的花園
那是心靈的原鄉(xiāng)
是靈魂的寄托所
一杯茶
裝得下人世間所有的悲與歡
茶暖
夜靜
月色如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