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國兩晉南北朝茶具
1.景德鎮(zhèn)窯:“景德鎮(zhèn)”是江西省的一個鎮(zhèn),從晉朝末期就已開始燒制瓷器,宋朝時形成較大的市場規(guī)模,整個鎮(zhèn)都加入到瓷器產(chǎn)業(yè)中,“家家窯火,戶戶陶埏”,元朝之后成為中國最大的瓷器產(chǎn)地,至今依然是市場的主流,很多青花瓷,白瓷均出自景德鎮(zhèn)。翻轉(zhuǎn)手上的瓷質(zhì)茶杯一看,也許會印著“景德鎮(zhèn)”三個字。景德鎮(zhèn)瓷器質(zhì)地潔白細膩,精髓在“白,明,薄”三個字上,其中薄胎瓷又稱“脫胎瓷,蛋殼瓷,”薄如蛋殼,透光性強,入手輕如無物。在裝飾上有青花,古彩,粉彩,青花玲瓏等。其中青花瓷創(chuàng)始于元代,明清達到高峰,大致工藝為用氧化鈷料在坯胎上描繪圖樣,上釉后一次燒成,藍白相間,金瑩剔透,號稱“人間瑰寶”。
2.汝窯:汝窯位于河南省寶豐縣,因當時位于汝州境內(nèi)而得名。從北宋年間開始燒制瓷器,位居宋代“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之首。汝窯燒制的泥料比較特殊,胎均為灰白色,只是深淺有別,因顏色與香灰類似,又稱“香灰色,”是汝窯特有的色澤。汝窯色釉基本色調(diào)為天青色,相比于景德鎮(zhèn)窯的蘭花點點,汝窯的裝飾簡單粗狂,其中最著名的無疑是汝窯開片紋,據(jù)說開片紋的形成最初是一種釉面缺陷,叫做“崩釉”,后來將這種缺陷演變?yōu)闊o可替代的裝飾。曾購買一只汝窯杯,店家說三十天小開,一百八十天大成,果然,把玩半年后魚子紋遍布,粗狂,簡單,不失美觀大方。
3.宜興窯:位于江蘇宜興,以宜興紫砂壺享譽世界,其制陶歷史已有五千多年,然而很多朋友只知宜興紫砂壺,而不知宜興青瓷,因為宜興青瓷曾有過斷代,晉,唐,宋時期宜興青瓷產(chǎn)業(yè)都很繁盛,后來只有紫砂壺而青瓷斷了代。直到60年代才又在宜興泥料基礎(chǔ)上進行研發(fā)和復興青瓷產(chǎn)業(yè)。
4.邢窯:邢窯位于河北邢臺,開始燒制于南北朝晚期,衰于五代,終于元朝。開始時燒制的是青瓷,后來逐漸由青瓷發(fā)展成白瓷,在唐朝時與南方的越窯平分秋色,形成南青北白兩大對應(yīng)體系,唐朝中期是邢窯的鼎盛時期,燒制的白瓷比隋朝和唐初更有進步,不僅進貢皇宮,更遠銷海外,其品質(zhì)以細,白,透,聞名。皮日休有詩可以窺其品質(zhì)“邢窯與越人,皆能造瓷器;園似月魂墜,輕如云魄起?!?/p>
5.越窯:越窯位于浙江紹興,以青瓷著名,唐朝時與北方邢窯相對應(yīng)。陸羽評價兩窯特色說“越瓷類玉邢似冰?!痹礁G從東漢時期開始燒制,宋朝開始衰落衰落。越窯瓷質(zhì)茶具色澤晶瑩似玉,青綠相間,溫潤明亮,器具上繪有花鳥魚蟲,山水神獸等圖案。
6.建窯:因處于福建省建陽市而得名,開始燒制于晚唐時期,宋朝是其發(fā)展和興盛時期,主要燒制黑瓷茶盞。因此“建盞”一名,聞名遐邇。建盞特征是胎體厚重,黑灰,黑紫色,色澤深而無光,入手質(zhì)地有沉重感,其深沉的色澤也給人予壓抑感,或許這就是黑瓷的魅力,在宋朝時期,進貢皇室的黑瓷器底部??逃小肮┯?,進盞”字樣。
7.鈞窯:鈞窯位于今河南禹州,因古代屬鈞州而得名。開始燒制于唐朝,盛于北宋,主要特色產(chǎn)品為銅紅釉瓷,器型類似于黑瓷,深,厚,沉。特色在于色澤紅紫,表面紋路彎曲,號稱“蚯蚓走泥紋”。宋朝時期器型呈色和紋理表現(xiàn)都已發(fā)揮到極致,至今無法仿造。
2. 魏晉南北朝茶具
東漢之后,我國歷史上先后經(jīng)過了魏、蜀、吳三國鼎立,東西兩晉,十六國的北朝和宋齊梁陳的南朝,這一時期從公元200年至581年,統(tǒng)稱為三國兩晉南北朝。這400余年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大分裂、大動蕩的時期,但陶瓷的發(fā)展并沒有停滯。
三國、兩晉時期,江南陶瓷業(yè)發(fā)展迅速,相繼在浙江蕭山、上虞、余姚一帶出現(xiàn)了越窯、甌窯、婺窯、德清窯;湖南的湘陰窯;四川的青羊?qū)m窯、固驛窯;江西的羅湖窯等著名窯址,所制器物注重品質(zhì),加工精細,可與金、銀器相媲美,成為當時名門望族的日用品。東晉南朝時期,在江西、四川、福建等地的窯址有了很大發(fā)展。但江浙一帶的瓷窯都出現(xiàn)了明顯的衰退跡象,瓷窯減少、數(shù)量降低、裝飾簡化、燒造略顯粗糙,這種局面一直持續(xù)至唐代前期。
相對而言,我國北方生產(chǎn)瓷器的年代略晚。這一時代的動亂局面使中原一帶遭受嚴重破壞,(在這以前,關(guān)中、中原地區(qū)曾是中國的政治、文化、經(jīng)濟中心)陶瓷業(yè)的衰退也就在所難免,制瓷業(yè)出現(xiàn)一直拖至了北朝時期。但這一時期卻令人驚喜地出現(xiàn)了一種獨特的、而且對后世有深遠意義的陶瓷品種,這就是白瓷。
在我國,真正意義上的瓷器出現(xiàn)在東漢時期,它的坯體由高嶺土或瓷石等復合材料制成,在1200-1300攝氏度的高溫中燒制而成,胎體要求堅硬、致密、細薄而不吸水,胎體外面罩施一層釉,釉面要光潔、順滑、不脫落。長江中下游的廣大地區(qū)具有豐富的原材料資源,又富有燃料資源,所以這一地區(qū)的制陶業(yè)發(fā)展很快,出現(xiàn)了眾多的窯址。瓷器的產(chǎn)地俗稱“窯口”,是由考古工作者根據(jù)古代文獻記載或?qū)嵉匕l(fā)掘所逐步了解的。通過實地調(diào)查與發(fā)掘,基本上弄清了這一時期的一些主要窯口。
比如越窯,文稱“越州窯”,從東漢時期開創(chuàng),至北宋衰落,基本分布在浙江寧波、余姚、紹興、蕭山一帶。其主要特點是胎質(zhì)細密、呈青灰色;釉質(zhì)瑩潤,具有玉質(zhì)感,釉色深綠,色澤純正,坯釉結(jié)合緊密。唐代詩人陸龜蒙寫詩贊揚“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甌窯,在溫州一帶。其特點是胎質(zhì)白中泛灰,釉層較薄.釉色淡青,透明度高,有細小開片,易脫落。再如江西的洪州窯、湖南的岳州窯、江蘇宜興窯等等。這一時期的瓷器已取代了一部分陶器、銅器、漆器,成為人們?nèi)粘I钭钪饕纳钣镁咧?,被廣泛用于餐飲、陳設(shè)、文房用具、喪葬冥器等等。
中國人飲茶習慣當起于東周時的四川一帶,東漢時飲茶之風傳至長江下游,此風蔓延迅速,至東晉時,已成為王室豪門的時尚。據(jù)古籍的記載,當時的茶飲方式方法與今日大不相同,所以需要一些形制不同的器具,數(shù)量上也有很大需求。經(jīng)研究考證,當時造型獨特的雞頭壺就是一種茶具,這種造型延至隋唐以后就不再有了。
瓷質(zhì)谷倉罐是三國西晉時期出現(xiàn)的,它用于陪葬品,所以也稱“魂瓶”或“神亭”,是由東漢的五聯(lián)罐發(fā)展而來。這一時期的谷倉罐制作精細,堆塑繁雜,有人物、飛禽、走獸、亭臺。糧食一直被視為人生第一重要之物資,所以從秦漢時代就開始給死者陪葬糧食,以供死者在陰間享用。同時,陪葬品中還含有整套糧食加工工具和做飯用的炊具,以體現(xiàn)吃飯的重要性。
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興,各地都建造了大量寺廟,佛像石窟,僧尼數(shù)量猛增。帶有佛教色彩、意義的裝飾隨處可見。如在建筑裝飾上帶有飛天、蓮花等標志性圖案。體現(xiàn)在陶瓷器上,最有代表性的是“蓮花尊”。
陶瓷還被大量運用到文具中,如筆筒、水盂、硯等。水盂的功能只是盛磨墨用水的,但造型卻很豐富,有蛙形、鳥形、兔形、牛形等樣式。陶瓷文具被廣泛使用,與這一時期崇尚讀書、推崇士儒有關(guān)聯(lián)。
這一時期的裝飾特點比較明顯,尤其是三國西晉時期的越窯最為突出。器物上常有表現(xiàn)生活場景的紋樣,刻畫細膩且逼真,真實地反映了那一個時期的社會面貌,也給今人研究建筑、音樂、舞蹈、宗教、畜牧等方面的課題提供佐證。一些生活用品如燭臺、油燈、水盂上大膽使用夸張變形的動物形象,多方面地體現(xiàn)了當時社會的審美意識,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
綠色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特色釉,是青瓷系統(tǒng)的代表,與北方地區(qū)的白瓷交相輝映。此外,常用褐彩打破單一的青釉,使之更加活潑。這種裝飾方法簡單易行,適應(yīng)面廣,效果較好,所以被廣泛使用。用褐彩在器物表面上書寫文字,是褐彩裝飾的另一特色,這種裝飾手法在后來的唐、五代時期大為盛興,其字體形式為書法研究提供了可靠資料。
當今所見的越窯晉瓷,工藝多為上乘,釉色高古,質(zhì)地醇素,極具品味。由于當時的工藝水平,所生產(chǎn)出的陶瓷在釉色上發(fā)生很豐富的變化,青色中有偏綠的、偏黃或偏灰的,與釉料成份、燒成火焰都有很大關(guān)系。盡管現(xiàn)今的技術(shù)力量更加強大,但今人的仿制品卻往往是千篇一律,死氣沉沉,失卻了古人的韻味。瓷釉的調(diào)制也是重要因素。青瓷釉最初是用瓷石與草木灰混制而成,風化程度差的瓷石一般含有大量助熔劑,常用來做釉,草木灰的作用是引入CaO成份,經(jīng)過高溫燒制與瓷石相互作用形成鈣質(zhì)釉。
青瓷自東漢晚期出現(xiàn)以后,經(jīng)過三國、兩晉、南北朝,在坯、釉質(zhì)量上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由于瓷石原料分布地域廣泛,原料成份含量多有不同,所以這一時期的瓷器釉色和質(zhì)感有較大差異。
由于南方廣大地區(qū)戰(zhàn)亂較少,社會秩序也就比較安定,中原地區(qū)大批人士紛紛南下,其中也不乏陶瓷業(yè)技工。而北方地區(qū)處于蕭條境地,陶瓷業(yè)還不及漢代發(fā)達,對窯爐的使用也極少改進,仍延用圓形饅頭窯。在南方,窯爐有了很大發(fā)展,龍窯結(jié)構(gòu)被進一步改良。窯床長度達十余米,為解決龍窯室內(nèi)抽力大,火焰速度過快的問題,這一時期發(fā)明了起緩解作用的“擋火墻”,可更有效地調(diào)節(jié)窯內(nèi)抽力和溫度。經(jīng)測試,這一時期的瓷器都是在弱還原火焰中燒成,燒結(jié)程度較好,燒成溫度可達1300度左右,達到了現(xiàn)代瓷的質(zhì)量水平,這無疑與龍窯結(jié)構(gòu)的改進和燒成技術(shù)的提高密不可分。
3. 三國兩晉南北朝服飾圖片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裝
女子:大多穿著廣袖短襦(如:短衣)、 拖地長裙。腰部束以“抱腰” 或“腰袱”,并且用衣帶來裝飾。
男子 :魏晉以來,社會上盛傳的玄學與道、釋兩教相結(jié)合,醞釀出文士的空談之風。他們崇尚虛無,藐視禮法,放浪形骸、任情不羈。在服飾方面,魏晉時期的男子已很少穿傳統(tǒng)的額審議,他們穿寬松的衫子,衫領(lǐng)敞開,袒露胸懷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裝特點可以概括為:緊身、圓領(lǐng)、開叉。
3、隋唐時期的服裝
唐朝的女裝,是中國服飾史中最為精彩的篇章,是歷代的佼佼者。也是中國古代女子著裝最為大膽的一種,其造型雍容華貴,妝飾富麗堂皇。服裝多用大袖,以表現(xiàn)出婉轉(zhuǎn)、舒展,給人以飄然若仙之感。襦衫廣袖,拖地長裙,是唐朝時期的現(xiàn)象。唐代女性著裝極其自由,寬袖窄袖,華服胡服,女裝男裝,皆從其便。因此當時女子還盛行胡服打扮
4. 三國兩晉南北朝瓷器的特點
碗杯是東漢晚期瓷窯址和青瓷等。瓷片質(zhì)地細膩,釉面有光澤,胎釉結(jié)合緊密牢固。從顯微照相可見,青瓷殘片釉下已無殘留石英。 這種釉無論在外貌上,或是顯微結(jié)構(gòu)上,都已擺脫了原始青瓷的原始性。已符合真正的瓷器標準了。
東漢之后的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公元220-581年) 南方青瓷的生產(chǎn),如浙江越窯等一直處于領(lǐng)先地位。
5. 三國兩晉南北朝著名文物
紋樣在瓷器、陶器、金屬器皿、甚至建筑上都有的呀~~,額,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植物紋樣,就這個范圍吧。
這時期的青瓷,裝飾紋樣早期常用鋪首紋、聯(lián)珠紋等,最具有時代特色的紋樣是蓮花紋和忍冬紋(也稱卷草紋)。蓮花是佛教藝術(shù)題材之一,南朝青瓷中普遍以蓮花為裝飾。
從魏晉南北朝開始,在佛教裝飾藝術(shù)的影響下,植物花卉題材的紋飾滲透到了包括陶瓷裝飾、建筑裝飾和金屬器皿裝飾等幾乎所有的藝術(shù)領(lǐng)域。佛教將蓮花視為圣潔、吉祥的象征,自南北朝開始,蓮花紋飾便被大量運用在了石窟裝飾藝術(shù)中。
北朝時期的蓮花圖案以寫實造型為主,多選取正面俯視的角度來表現(xiàn),中心為圓盤狀的蓮蓬,蓮瓣向四周均勻的呈多層放射狀排列。這種圖案發(fā)展演化到隋唐時期,造型更加飽滿。從花形看,除了蓮花,還有牡丹花的特征,花瓣多層次的排列,使圖案具有雍容華麗的美感。這種圖案又被稱為寶相花。隋唐以后寶相花廣泛流行于織錦、銅鏡以及瓷器的裝飾上,含有吉祥、美滿的寓意。是一種獨具我們民族特色的圖案紋樣。
6. 三國兩晉南北朝飲食文化
這個元日可不是元旦,不是現(xiàn)在的公歷一月一日,而是夏歷(俗稱農(nóng)歷)的正月一日,又稱為“元正”、“元旦”。因為處于一年的開端,四時的開始,一月的開頭,所以又稱為“三元”或“三正”。元日在魏晉南北朝時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jié)日,每年此時,上從皇家貴族,下至庶民百姓,都要舉行各種形式的慶?;顒印?/p>
朝廷到元日要舉行朝會。元日朝會的儀式,在西晉《咸寧注》中有詳細描述。在元日之前,事先為王公卿校在端門外準備好簡易座位,并在宮殿前準備好樂隊。群臣到齊后,宮庭中火盆齊燃,群臣從云龍門、東中華門進入,來到東閣下坐待。皇帝在一片鼓樂聲中出來,百官皆伏拜。鼓樂停后,百官按品位高低依次獻禮賀拜,最后是少數(shù)民族客人進拜。賀拜畢,皇帝入內(nèi)稍事休息,然后在一片鐘鼓樂聲中復出。主管接待賓客的謁者將王公至二千石以上的大官領(lǐng)上殿,依次向皇帝獻壽酒。獻酒者先將壽酒跪授侍中,由侍中將酒跪置御座前。然后獻酒者自酌,置已位前。此時謁者跪奏說:“臣某等奉觴再拜,上千萬歲壽?!笔讨写穑骸坝x已上?!卑俟俜Q萬歲,四廂樂聲大起。壽酒獻完,皇帝開始進御膳,群臣也就席進食。食畢君臣一起欣賞樂舞,直至宴會結(jié)束。
除朝廷在元日舉行朝會外,一些地方軍政要人也舉行元會?!短召﹤鳌防镌涊d,東晉陶侃任荊州剌史時,一次州中造船,他命人將剩下的木屑和竹頭全部保管起來,眾人疑惑不解,后值正月初一,陶侃舉行元會,當時雪后初晴,大廳前融雪猶濕,陶侃便命人將木屑拿出來鋪在廳前的地上。
在民間,百姓也以家族為單位舉行類似的活動。正月一日,人們聞雞鳴即起身,族中之人無論長幼,全都穿戴上整齊的衣帽,依次拜賀。一般幼童或青年人先酒賀之,這一天標志著他們又長了一歲,而老年人又失掉一歲,所以后喝酒。
此外,還有爆竹,燃草,閉門杜鬼的習俗,所謂閉門杜鬼,是在門上放一些鬼見了害怕的東西,借此把鬼杜絕于家門之外。
2、人日
夏歷正月初七為人日。魏晉時人董勛《問禮俗》說:“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人日如何慶祝呢?以七種菜為羹,剪人形的彩紙貼屏風上,或者戴在頭上,還有就是登高賦詩。
3、正月十五
現(xiàn)在正月十五,一般是觀燈和吃元宵。這兩種習俗是魏晉南北朝之后的事兒,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舉行的是其他活動。
第一種活動是祠門祭戶,作豆糜,加油膏其上,以祠門戶。先以楊枝插門,隨楊枝所指,以酒脯飲食及豆粥插上筷子祭祀。
第二種活動為祭蠶神。一般用白粥抹上油膏,叫白膏粥祭祀。
第三種活動為迎紫姑。相傳紫姑是一名為大老婆嫉妒的小妾,經(jīng)常被驅(qū)迫至廁所,豬圈等處做臟活,后于正月十五激憤而死。此后,人們每逢正月十五日晚,抬著一個假人,至廁所或豬圈邊,迎接紫姑。人們對著假人禱告說:“你丈夫和大姑都不在了,請紫姑出來吧!”如果覺得抬著的假人重了,就表示紫姑出來了,便趕快設(shè)上酒果,卜問將來蠶桑之事。
此外還有打簇、相偷戲,做宜男蟬,打糞堆的活動。宜男是萱草的別名,孕婦若佩帶此草,必生男兒,民間便用萱草做成蟬形,讓孕婦佩帶以乞求生子。
四、正月晦日
正月的最后一天,人們紛紛來到水邊,有的操漿泛舟,有的臨水宴樂,有的漂洗衣裙,據(jù)說這樣做是為了消災(zāi)解厄。發(fā)展到后來,消災(zāi)解厄的意義漸漸減弱,游水賞春反而成了人們的活動動機。
晦日還有送窮的習俗,人們于這天用粥和破衣在巷中祭祀一名叫庚約的“窮子”,并稱這種活動為送窮鬼。
五、寒食節(jié)
寒食節(jié)在冬至后的第105天,或第106天,正值清明前夕。每年此時,人們都要禁火寒食。寒食節(jié)三日不得舉火,在此期間,人們一般以干粥、醴酪作為食品。干粥又稱干飯,把米或大麥炒熟,然后碾碎,可隨時食用。
六、三月三
魏晉南北朝時期,這個節(jié)日固定叫“上巳”,這一天是一個盛大的節(jié)日,舉國上下都外出游樂,都人野老,云集霧會。
七、五月五日
夏歷的五月五日又稱端五,飛舟競渡是端五節(jié)中的一個傳統(tǒng)習俗,同樣還有食粽子的習俗。這一天,人們還將采來的艾草做成人形掛在門上,認為這樣能夠排除毒氣侵襲,或者把菖蒲草泡在酒中,飲菖蒲酒來解毒。
八、七月七日
夏歷七月,時已進入初秋季,秋季天高氣爽,每逢這天,人們白天會暴曬衣物和書籍。晚上,則進行“乞巧”活動。
九、九月九日
九月九日又稱“重陽”,古人認為九為陽數(shù),此日月都為九,故稱重陽,這是一個重要的節(jié)日,每逢九月九日,朝廷都要舉行重九會宴。登高也是重陽節(jié)的重要活動。在這一天,人們還有采菊相贈的習俗。
十、臘日
臘日在每年的十二月,具體哪一天因朝代不同而異,后來漸漸固定在十二月八日為蠟日,這一天是大祭之日,祭祀的對象是先祖和百神,臘日還是家人團聚的日子。
十一、除夕
一年之末,又稱歲暮,歲除。當時人們過除夕主要是兩項內(nèi)容:除舊布新和驅(qū)邪避厲。
在除舊布新方面,在吃過年飯后,將器具丟棄,以為丟故納新,在窗戶上貼上神燕,貼“宜春”二字。
在驅(qū)邪避厲方面,有鎮(zhèn)宅之俗,挖掘住宅四角,各埋一塊石頭。
在北朝朝廷還會在這一天舉行大儺儀式,即大閱兵。
十二、社日
社日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節(jié)日,一年中有兩個社日,分別在春秋兩季,所謂春祈秋報。社日主要活動就祭祀,祭祀之神一為社,二為稷。社是土地之主,稷是五谷之長。
土地和糧食是人們生存不可須臾離開的東西,正因如此,社日祭神就成為上至國君下至庶民都要進行的活動。社日祭神要封土筑壇,壇上要種社樹,社日這天,左鄰右舍帶上祭社用的肉食和火酒,在大樹下搭起棚屋,進行祭祀,之后,一起享用祭品。
7. 三國兩晉南北朝科技和文化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科學文化史上承前啟后的重要發(fā)展階段。在科學技術(shù)領(lǐng)域內(nèi),數(shù)學、天文學、農(nóng)學、醫(yī)藥學、冶鑄和機械制造等方面,都出現(xiàn)了許多有突出成就的代表人物。
他們的創(chuàng)造和發(fā)明,對后世有著深遠的影響。
這一時期的文學、史學、地理學繼承了漢代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有許多重要作品問世;書法、繪畫和雕刻,名家輩出,更有不少優(yōu)秀作品流傳至今。由于民族的融合,佛教的傳播,同時汲取了許多外來文化的影響,使得這一時期的文化藝術(shù)內(nèi)容極其豐富,異彩紛呈,開啟了歷史性的新風氣。
8. 三國兩晉南北朝工藝美術(shù)
魏晉南北朝(公元220~581)又稱為六朝時代,政權(quán)分裂、戰(zhàn)爭頻解不斷,這是中國史上最動亂、最痛苦的時代,卻是精神上極其自由和解放的時代,也是最具智慧和最有熱情的時代,也是最富有藝術(shù)精神的時代。
在藝木方面,此時的人物畫、雕望藝術(shù),已用具體自然的動感和技巧去表達,不僅能表現(xiàn)人物的外在美,更能透過眼神手勢及飄帶,傳達人物的內(nèi)在美,達到人物形神兼?zhèn)涞囊饩场L厥獾纳鐣幕尘?使雕塑藝術(shù)進入了一個特殊的發(fā)展時期。
9. 三國兩晉南北朝代
三國:魏、蜀、吳
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定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歷史正式開始。次年劉備稱帝,定都成都,史稱蜀漢。229年孫權(quán)稱帝,定都建鄴,國號吳,史稱東吳,至此三國正式成立。
兩晉:西晉和東晉
公元266年司馬炎篡魏,建國號為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317年,西晉皇室南渡江南,司馬睿在建鄴延續(xù)晉朝,史稱東晉。
南北朝:南北朝(是南朝和北朝的統(tǒng)稱。南朝包含宋、齊、梁、陳四朝;北朝包含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五朝。南北兩方雖各有朝代更迭,但長期維持對峙形勢,故稱為南北朝。
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時期,上承東晉十六國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劉裕代東晉建立劉宋始,至公元589年隋滅陳而終。
10. 三國兩晉南北朝瓷器
兩晉南北朝時期的陶瓷以越窯為代表,其特點主要如下:
1、青瓷胎骨稍厚,胎色較深呈灰或深灰色。釉層厚而不均勻呈青灰色。器型矮胖,配以鋪首、弦紋、斜方格網(wǎng)紋、聯(lián)珠紋或忍帶、飛禽走獸組成的花紋帶,以及龍頭、虎首和熊形裝飾的器足。
2、東晉中期后,青瓷普及百姓,造型簡樸,裝飾大大減少。紋飾以弦紋為主,少數(shù)水波紋,東晉晚期開始蓮瓣紋,西晉后期的褐色點彩這是得到普及。
南朝青瓷多數(shù)胎壁致密呈灰色,通體施釉,少數(shù)胎松土黃色,外施青黃釉或黃釉。主要是日用器皿。佛教盛行,刻劃蓮瓣紋成為主要紋飾,褐色點彩依然流行但褐點小而密集。
11.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家具
交椅:起源于古代的馬扎,也可以說是帶靠背的馬札。圈椅:最明顯的特征是圈背連著扶手,從高到低一順而下,座靠時可使人的臂膀都倚著圈形的扶手,感到十分舒適,頗受人們喜愛。
官帽椅:官帽椅是由于像古代官吏所戴的帽子而得名。
玫瑰椅:這種扶手椅的后背與扶手高低相差不分,比一般椅子的后背低,靠窗臺陳設(shè)使用時不致高出窗沿,造型別致。
靠背椅:椅子沒有扶手的都稱靠背椅。
椅子是一種日常生活家具,一種有靠背、還有扶手的坐具。古代席地而坐,原沒有椅子。據(jù)文籍記載,椅子的名稱始見于唐代,而椅子的形象則要上溯到漢魏時傳入北方的胡床。
按材質(zhì)分類:實木椅、玻璃椅、鐵藝椅、塑料椅、布藝椅、皮藝椅、發(fā)泡椅等。按使用分類:辦公椅、餐椅、吧椅、休閑椅、躺椅、專用椅等。
擴展資料:
敦煌285窟壁畫就有兩人分坐在椅子上的圖像;257窟壁畫中有坐方凳和交叉腿長凳的婦女;龍門蓮花洞石雕中有坐圓凳婦女。這些圖像生動地再現(xiàn)了南北朝時期椅、凳在仕宦貴族家庭中的使用情況。盡管當時的坐具已具備了椅子、凳子的形狀,但因其時沒有椅、凳的稱謂,人們還習慣稱之為“胡床”,在寺廟內(nèi),常用于坐禪,故又稱禪床。唐代以后,椅子的使用逐漸增多,椅子的名稱也被廣泛使用,才從床的品類中分離出來。因此,論及椅、凳的起源,必須從漢魏時經(jīng)印度傳入的胡床談起。
唐代以前的“椅”字還有一種解釋,作“車旁”講,即車的圍欄。其作用是人乘車時
創(chuàng)意椅子有所依靠。后來的椅子,其形式是在四足支撐的平臺上安裝圍欄,其制當是受車旁圍欄的啟發(fā),并沿用其名而稱這種坐具為“椅子”了。從現(xiàn)存資料看,唐代已有相當講究的椅子了。
五代至宋,高型坐具空前普及,椅子的形式也多了起來,出現(xiàn)靠背椅、扶手椅、圈椅等。同時根據(jù)尊卑等級的不同,椅子的形制、質(zhì)料和功能也有所區(qū)別。
五代至兩宋時期的家具大體保留著唐代遺風,只是高型家具較前更加普及了。
椅子非常古老和簡單,雖然許多世紀以來,是一個普通使用狀態(tài)。在早王朝時期,他們用布或皮革、木雕覆蓋椅背和椅面,但是覆蓋面積均遠低于21世紀的椅子,椅面有時僅離地25厘米。在古埃及時代的椅子似乎已經(jīng)被極大的豐富,老式烏木、象牙雕刻、鍍金的木材等都會被使用。它們被覆蓋著昂貴的材料,華麗的圖案和獵殺的野獸或雕刻著的俘虜數(shù)字。一般來說,地位越高的個人,他的椅子就越高越華麗,這是種榮譽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