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溪烏龍茶茶藝16道工序
第一道:
焚香除妄念俗話說:"泡茶可修身養(yǎng)性,品茶如品味人生。"古今品茶都講究要平心靜氣。"焚香除妄念"就是通過點燃這支香,來營造一個祥和肅穆的氣氛。
第二道:
冰心去凡塵,茶致清致潔,是天涵地育的靈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須至清至潔。"冰心去凡塵"就是用開水再燙一遍本來就干凈的玻璃杯,做到茶杯冰清玉潔,一塵不染。
第三道:
玉壺養(yǎng)太和綠茶屬于芽茶類,因為茶葉細嫩,若用滾燙的開水直接沖泡,會破壞茶芽中的維生素并造成熟湯失味。只宜用80攝氏度的開水。"玉壺養(yǎng)太和"是把開水壺中的水預(yù)先倒入瓷壺中養(yǎng)一會兒,使水溫降至80度左右。
第四道:
清宮迎佳人蘇東坡有詩云:"戲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清宮迎佳人"就是用茶匙把茶葉投放到冰清玉潔的玻璃杯中。
第五道:
甘露潤蓮心好的綠茶外觀如蓮心,乾隆皇帝把茶葉稱為"潤心蓮"。"甘露潤蓮心"就是再開泡前先向杯中注入少許熱水,起到潤茶的作用。
第六道:
鳳凰三點頭沖破綠茶時也講究高沖水,在沖水時水壺有節(jié)奏地三起三落,是對客人鞠躬行禮,是對客人表示敬意,同時也表達了對茶的敬意。
第七道:
碧玉沉清江沖入熱水后,茶先是浮在水面上,而后慢慢沉入杯底,我們稱之為"碧玉沉清江"。
第八道:
觀音捧玉瓶佛教故事是中傳說觀音菩薩場捧著一個白玉凈瓶,凈瓶中的甘露可消災(zāi)祛病,救苦救難。茶藝小姐把泡好的茶敬奉給客人,我們稱之為"觀音捧玉瓶",意在祝福好人們一生平安。
第九道:
春波展旗槍這道程序是綠茶茶藝的特色程序。杯中的熱水如春波蕩漾,在熱水的浸泡下,茶芽慢慢地舒展開來,尖尖的葉芽如槍,展開的葉片如旗。一芽一葉的稱為旗槍,一芽兩葉的稱為"雀舌"。在品綠茶之前先觀賞在清碧澄凈的茶水中,千姿百態(tài)的茶芽在玻璃杯中隨波晃動,好像生命的綠精靈在舞蹈十分生動有趣。
第十道:
慧心悟茶香品綠茶要一看、二聞、三品味,在欣賞"春波展旗槍"之后,要聞一聞茶香。綠茶與花茶、烏龍茶不同,它的茶香更加清幽淡雅,必須用心靈去感悟,才能夠聞到那春天的氣息,以及清醇悠遠、難以言傳的生命之香。
第十一道:
淡中品致味綠茶的茶湯清純甘鮮,淡而有味,它雖然不像紅茶那樣濃艷醇厚,也不像烏龍茶那樣巖韻醉人,但是只要你用心去品,就一定能從淡淡的綠茶香中品出天地間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韻味來。
第十二道:
自斟樂無窮品茶有三樂,一曰:獨品得神,一個人面對青山綠水或高雅的茶室,通過品茗,心馳宏宇,神交自然,物我兩忘,此一樂也;二曰:對品得趣。兩個知心朋友相對品茗,或無須多言即心有靈犀一點通,或推心置腹述衷腸,此亦一樂也;三曰:眾品得慧。孔子曰:"三人行有我?guī)?眾人相聚品茶,相互溝通,相互啟迪,可以學(xué)到許多書本上學(xué)不到的知識,這同樣是一大樂事。
2. 安溪烏龍茶茶藝在泡茶時使用的主茶具
(一)鑒賞香茗:主泡師用茶則從茶倉中取出一壺量的茶葉,置于賞茶盤中,助泡接過賞茶盤,讓客人鑒賞干茶,并介紹所用茶的特點。
(二)孟臣淋霖:用沸水澆壺身,其目的在于為壺體加溫,即所謂“溫壺”。 (三)烏龍入宮:將茶葉用茶匙拔入茶壺,裝茶的順序應(yīng)是先細再粗后茶梗。 (四)懸壺高沖:向孟臣罐中注水,水滿壺口為止。
(五)春風(fēng)拂面(刮頂淋眉):少壺蓋刮去壺口的泡沫,蓋上壺蓋,沖去壺頂產(chǎn)泡沫。淋壺可沖淋壺蓋和壺身,但不可沖到氣孔上,否則水易沖入壺中。淋壺的目的一為清洗,二為使壺內(nèi)外皆熱,以利于茶香的發(fā)揮。
(六)熏洗仙顏:迅速倒出壺中之水,是為洗茶,目的是洗去茶葉表面的浮塵。 (七)若琛出?。河玫谝慌莶杷疇C杯,又謂“溫杯”,轉(zhuǎn)動杯身,如同飛輪旋轉(zhuǎn),又似飛花歡舞。
(八)玉液回壺:用高沖法再次向壺內(nèi)注滿沸水。
(九)游山玩水:也稱運壺,執(zhí)壺沿茶船運轉(zhuǎn)一圈,滴凈壺底的水滴,以免水滴落入杯中,影響茶之圣潔。
(十)關(guān)公巡城:循環(huán)斟茶,茶壺似巡城之關(guān)羽。此番目的是為使杯中茶湯濃淡一致,且低斟是為不使香氣過多散失。
(十一)韓信點兵:巡城至茶湯將盡時,將壺中所余斟于每一杯中,這些是全壺茶湯中的精華,應(yīng)一點一滴平均分注,因而戲稱韓信點兵。
(十二)敬奉香茗:先敬主賓,或以老幼為序。
(十三)品香審韻:先聞香,后品茗。品茗時,以拇指與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俗稱三龍護鼎。品飲要分三口進行,“三口方知味,三番才動心”,茶湯的鮮醇甘爽,令人回味無窮。
(十四)高沖低篩:沖泡第二泡茶,重復(fù)第八步動作。
(十五)若琛復(fù)?。菏址ㄍ翳〕鲈?。
(十六)重酌妙香:重復(fù)第九、
(十七)再識醇韻:重復(fù)第十三步動作。
(十八)三斟流霞:沖泡第三泡茶。鐵觀音等烏龍茶,內(nèi)質(zhì)好,香氣濃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美稱。因是表演,故只沖泡三次,希望能為來賓帶來美好的回味。
還有的是:
一. 溫茶器 泡茶前先將沸水注入蓋碗或茶壺,一來有清潔茶具之效能,二來能提高茶具之溫度令其完全發(fā)揮茶葉之色、香,味的本質(zhì)。
二. 洗杯 使用杯洗清潔
三. 置茶 用蓋杯的是侯可以直接用茶則置茶,投茶量則視乎所沖泡之茶類與及個人之口味。使用茶壺時則可能需要用茶漏幫忙置茶,再用手輕拍茶壺,令茶葉擺放得平均。
四. 洗茶 茶葉是農(nóng)產(chǎn)品,故此茶亦雖要清洗,只需注水于茶葉再實時倒出便可。
五. 注水 注水時最重要是注意水溫,因為不同的茶葉要不同的水溫,如要降溫則可能要用茶海 / 公道杯降溫。注水于蓋杯時可高沖,使茶葉滾動。注水于茶壺時切忌太速,以致茶葉沖出壺外。注入沸水后,高溫會令茶壺產(chǎn)生泡沫,可用茶壺蓋輕輕抹去。
六. 浸泡 蓋碗浸泡時可用蓋來返動茶葉,使茶葉更易散開。用紫砂壺沖泡時則可再用熱水溫壺,用熱力外內(nèi)一起將茶味迫出來,但玻璃茶壺則不宜。
七. 出茶 出茶時可先倒入茶海,再倒入飲杯。亦可直接倒入飲杯,先將茶杯整齊排列,以打圈式倒茶 (亦叫作關(guān)公巡城),令每個茶杯都平均注滿,直到后來每滴倒下時 (亦叫韓信點兵)也要平均滴下,使每杯的茶色及茶味濃度亦能相等。倒出時要沉壺提手(即茶壺要自然垂低,手腕提高而手肘沉下),動作自然舒適為上。如果出茶不順,可以使用茶通。
取茶葉的工具有:茶勺、茶匙、茶鏟等等
3. 安溪烏龍茶藝使用的什么制作原料是竹
茶,水中君子本為極簡之物,茶湯流動,恰似茶席中一主一客心性情感的滌蕩。掌席者奉上一杯茶湯,茶香流動間,參悟茶道意蘊,感受人生鬧中取靜的智慧之美。
十八道功夫茶,其烹茶之法源于陸羽的《茶經(jīng)》,歷來講究沖泡的程序禮儀和品飲的工夫。每一道程序都體現(xiàn)著茶人的恭敬之心以及對生活的認(rèn)真與熱愛。于泡茶飲茶中修心養(yǎng)性,享受慢下來的生活。
第一道:焚香靜氣、活煮甘泉
焚香靜氣,就是通過點燃一支香,來營造祥和、肅穆的氣氛。希望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曠神怡,也但愿你的心會伴隨著這悠悠裊裊的香煙,升華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
活煮甘泉,即用旺火來煮沸壺中的山泉水。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是一個精通茶道的茶人,他總結(jié)泡茶的經(jīng)驗時說:“活水還須活火烹?!?/p>
第二道:孔雀開屏、葉嘉酬賓
孔雀開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麗的羽毛,我們借助孔雀開屏這道程序,向嘉賓介紹泡茶所用的精美的功夫茶茶具。
葉嘉酬賓,就是請大家鑒賞烏龍茶的外觀形狀。“葉嘉”是蘇東坡對茶葉的美稱。
第三道:大彬沐淋、烏龍入宮
大彬沐淋,就是用開水澆燙茶壺,其目的是洗壺并提高壺溫。大彬是明代制作紫砂壺的一代宗師,他所制作的紫砂壺被后代茶人視為至寶,所以后人都把名貴的紫砂壺稱為大彬壺。
烏龍入宮,用茶匙從茶葉罐中取茶放入茶則中,賞茶完畢后用茶匙將茶撥入紫砂壺中。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風(fēng)拂面
高山流水,即將開水壺提高,向紫砂壺內(nèi)沖水,使壺內(nèi)的茶葉隨水浪翻滾,起到用開水洗茶的作用。茶藝講究“高沖水,低斟茶?!?/p>
春風(fēng)拂面,是用壺蓋輕輕地刮去茶湯表面泛起的白色泡沫,使壺內(nèi)的茶湯更清沏潔凈。
第五道:烏龍入海、重洗仙顏
品飲武夷巖茶講究“頭泡湯,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鳖^一泡沖出的茶湯我們一般不喝,直接注入茶海。因為茶湯呈琥珀色,從壺口流向茶海好像蛟龍入海,所以稱之為烏龍入海。
重洗仙顏,本是武夷九曲溪畔的一處摩崖石刻,在這里意喻為第二次沖水。第二次沖水不僅要將開水注滿紫砂壺,而且在加蓋后還要用開水澆淋壺的外部,這樣內(nèi)外加溫,有利于茶香的散發(fā)。
第六道:母子相哺、再注甘露
沖泡功夫茶時要備有兩把壺,一把紫砂壺專門用于泡茶,稱為“泡壺”或“母壺”;另一把容積相等的壺用于儲存泡好的茶湯,稱之為“海壺”或“子壺”。
現(xiàn)代也有人用“公道杯”代替海壺來儲備茶水。把母壺中泡好的茶水注入子壺,稱之為“母子相哺”。母壺中的茶水倒干凈后,乘著壺?zé)嵩贈_開水,稱之為“再注甘露”。
第七道:祥龍行雨、鳳凰點頭
將海壺中的茶湯快速而均勻地依次注入聞香杯,稱之為“祥龍行雨”,取其“甘霖普降”的吉祥之意。
當(dāng)海壺的茶湯所剩不多時,則應(yīng)將巡回快速斟茶改為點斟,這時茶藝師的手勢一高一低有節(jié)奏地點斟茶水,形象地稱之為“鳳凰點頭”,象征著向嘉賓行禮致敬。
第八道:夫妻和合、鯉魚翻身
聞香杯中斟滿茶后,將品茗杯倒扣過來,蓋在聞香杯上,稱之為夫妻和合,也可稱為“龍鳳呈祥”。把扣合的杯子翻轉(zhuǎn)過來,稱之為“鯉魚翻身”。
第九道:捧杯敬茶、眾手傳盅
捧杯敬茶,即茶藝師用雙手把龍鳳杯捧到齊眉高,然后恭恭敬敬地向右側(cè)的第一位客人行注目點頭禮后把茶傳給他??腿私拥讲韬蟛荒塥氉韵绕窞榭?,應(yīng)當(dāng)也恭恭敬敬地向茶藝師點頭致謝,并按照茶藝師的姿勢依次將茶傳給下一位客人,直到傳到坐在離茶藝師最遠的一位客人為止。然后再從左側(cè)同樣依次傳茶。
第十道:鑒賞雙色、喜聞高香
鑒賞雙色是指請客人用左手把品茗杯端穩(wěn),用右手將聞香杯慢慢地提起來,這時聞香杯中熱茶全部注入品茗杯,隨著品茗杯溫度的升高,觀察杯中的茶湯是否呈清亮艷麗的琥珀色。
喜聞高香是功夫茶品茶三聞中的頭一聞,即請客人聞一聞聞香杯杯底留香。第一聞是聞茶香的純度,看是否香高辛銳無異味。
第十一道:三龍護鼎、初品奇茗
三龍護鼎是請客人用拇指,食指扶杯,用中指托住杯底,這樣拿杯既穩(wěn)當(dāng)又雅觀。三根手指頭喻為三龍,茶杯如鼎,故這樣的端杯姿勢稱為三龍護鼎。
初品奇茗是功夫茶品茶中的頭一品。茶湯入口后不要馬上咽下,而是吸氣,使茶湯在口腔中翻滾流動,使茶湯與舌根、舌尖、舌面、舌側(cè)的味蕾都充分接觸,以便能更精確地品悟出奇妙的茶味。初品奇茗主要是品這泡茶的火功水平,看有沒有“老火”或“生青”。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蘭芷
再斟流霞是指為客人斟第二道茶。宋代范仲淹有詩云:“斗茶味兮輕醍醐,斗茶香兮薄蘭芷?!碧m花之香是世人公認(rèn)的王者之香。二探蘭芷是請客人第二次聞香,請客人細細地對比,看看這清幽、淡雅、甜潤、悠遠、捉摸不定的茶香是否比單純的蘭花之香更勝一籌。
第十三道:二品云腴、喉底留甘
“云腴”是宋代書法家黃庭堅對茶葉的美稱。“二品云腴”即請客人品第二道茶。二品主要品茶的滋味,看茶湯過喉是鮮爽、甘醇,還是生澀、平淡。
第十四道:三斟石乳、蕩氣回腸
“石乳”是元代武夷山貢茶中的珍品,后人常用來代表武夷茶。“三斟石乳”即斟第三道茶。
“蕩氣回腸”是第三次聞香。品啜功夫茶,聞香講究“三口氣”即不僅用鼻子聞,而且可用口大口地吸入茶香,然后從鼻腔呼出,連續(xù)三次,這樣可以全身感受茶香,更細膩地辨別茶葉的香型特征。茶人們稱這種聞香的方法為“蕩氣回腸”。
第十五道:含英咀華、領(lǐng)悟巖韻
“含英咀華”是品第三道茶。清代大才子袁枚在品飲功夫茶時說:“品茶應(yīng)含英咀華并徐徐咀嚼而體貼之?!焙⒕兹A即在品茶時像是在嘴里含著一朵小花一樣,慢慢地咀嚼,細細地玩味,只有這樣才能領(lǐng)悟到武夷巖茶所特有的“香、清、甘、活”,無此美妙的巖韻。
第十六道: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古人講“君子之交淡如水”,而那淡中之味恰似在品飲了三道濃茶之后,再喝一口白開水。喝這口白開水千萬不可急急咽下而應(yīng)當(dāng)像含英咀華一樣細細玩味,直到含不住時再吞下去。咽下白開水后,再張口吸一口氣,這時您一定會感到滿口生津,回味甘甜,無比舒暢。多數(shù)人都會有“此時無茶勝有茶”的感覺。
第十七道:名茶探趣、游龍戲水
好的功夫茶七泡有余香,九泡仍不失茶真味?!懊杼饺ぁ?,是請客人自己動手泡茶??匆豢磯刂械牟枧莸降趲着葸€能保持茶的色香味。
“游龍戲水”,是把泡好的茶葉放到清水杯中,讓客人觀賞泡后的茶葉,行話稱為“看葉底”。武夷巖茶是半發(fā)酵茶,葉底三分紅,七分綠。葉片的周邊呈暗紅色,葉片的內(nèi)部呈綠色,稱之為“綠葉紅鑲邊?!痹诓杷嚤硌輹r,由于烏龍茶的葉片在清水中晃動很像龍在戲水,故名“游龍戲水?!?/p>
第十八道:賓主起立、盡杯謝茶
魯迅先生曾說:“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弊怨乓詠?,人們視茶為健身的良藥、生活的享受、修身的途徑、友誼的紐帶,在茶藝表演結(jié)束時,請賓主起立,同飲杯中茶,以相互祝福來結(jié)束這次茶會。
4. 烏龍茶茶的制作工藝
阿里山烏龍茶采制工藝
臺灣烏龍茶是半發(fā)酵類的茶葉,生長在高海拔的山脈,其山脈終年雨霧繚繞,高山孕育下的茶葉,口感醇厚,其制作過程也是挺講究的:
一般茶葉制作:采菁→收集→萎凋→發(fā)酵→殺菁→揉捻→干燥→初制茶
碎茶制作:采菁→收集→萎凋→切、撕、揉→發(fā)酵→殺菁→揉捻→干燥→初制茶
阿里山烏龍茶茶區(qū)位于海拔1000-1800公尺,目前臺灣的高山烏龍茶以阿里山的高山烏龍茶最負盛名,也是最重要、最大量的高山茶區(qū),可稱為是半發(fā)酵茶的代表作。
阿里山因高山氣候冷涼,早晚云霧籠罩,平均日照短,茶樹芽葉苦澀成分降低,進而提高了茶葉的甘味。同時因日夜溫差大的緣故,茶樹生長緩慢,茶葉芽葉柔軟,葉肉厚實,果膠質(zhì)含量高等等,這些都是阿里山高山茶所展現(xiàn)出的特性。此外這里所產(chǎn)的茶葉多以山泉水灌溉,甘醇美味,具有濃厚的高山冷冽茶味,堪稱是「世界第一等」好茶。
5. 安溪烏龍茶藝的沖水方法稱為
在飲茶的專業(yè)術(shù)語中,洗杯被雅喚為“白鶴沐浴”;以茶匙取茶放往杯里,叫置茶或落茶,亦稱“烏龍入宮”;沖茶,提壺沖水曰以“懸壺高沖”;茶泡濕后,祛除湯面乳泡,叫刮沫,小動作含蓄,曰以“春風(fēng)拂面”;倒茶,突出的是連貫性動作,曰以“祥龍行雨”;點茶,緊接在“祥龍行雨”后,主人將倒杯中剩余的湯汁,均勻地入客杯,以示賓主之間和賓客之間的平等,曰以“鳳凰點頭”;看茶,如賞閱鬢插蘭花的美人,曰以“賞色聞香”;喝茶,茶香盈鼻,茶湯通透,體現(xiàn)出自然情懷,曰以“品啜甘露”。
6. 安溪烏龍茶藝一般選擇
如何學(xué)好茶藝,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茶藝師以及茶藝培訓(xùn)包括哪些內(nèi)容茶藝不是——泡茶流程表演茶藝的基礎(chǔ)一定是建立在了解茶、喜歡茶、珍惜茶的基礎(chǔ)上茶藝培訓(xùn)內(nèi)容應(yīng)包括如下:茶的來源白、黃、綠、烏龍、紅、黑,六大茶類的加工步驟與原理,茶葉的形、色、香、味、底等綜合審評方法與技巧根據(jù)茶來選擇器皿根據(jù)茶的特性掌握水的溫度和浸泡的時間讓茶發(fā)揮最佳境界和干泡法(行茶法)和三套“泡茶流程表演”禮儀還有上茶園、參觀加工現(xiàn)場、茶博館、大型茶企、形象店參觀茶葉包裝、茶具、茶機茶都交易市場和茶農(nóng)面對面離開了這些知識即使有茶藝師《職業(yè)資格證書》也不是茶藝師。
7. 安溪烏龍茶藝使用的制作原料是竹
烏龍茶泡茶步驟:
1.備具:先將欲使用之泡茶器具用沸水沖洗,以免等會泡茶時參雜之前的氣味,也為了保持潔凈。
2.整形:將本次欲沖泡之茶葉按照需要倒入白紙上,輕輕抖動用以分離粗茶及細末;若是有準(zhǔn)備小篩子,亦可使用小篩子直接于壺口過濾分離將細末及粗茶先篩入壺中,如此就可免去置茶此步驟。
3.置茶:先將細末置入壺中,再置入粗茶,最后將完整茶型置于最頂,此處用意是為了避免細末堵塞,阻礙茶湯流出。
4.沖茶:沖茶時,水壺于高處邊緣處不間斷的緩緩注入茶壺中,促使茶葉于壺中呈現(xiàn)太極一般的滾動,形成循環(huán)。由于此時我們假設(shè)沖泡的是凍頂烏龍茶,所以此時注入茶壺之水溫應(yīng)為90-100度之間;若是沖泡的是半生或是生茶的話,則此時溫度最好為80-90度。
5.洗茶:這時的烏龍茶泡茶的步驟其實分為兩種,一種稱之為刮沫:利用壺蓋輕輕刮去浮于茶湯表面的泡沫。另一種就是洗茶:充完茶后過約3至5秒立刻將茶湯倒出至聞香杯中。其實兩種做法的目的都是一樣,那就是要去掉茶葉表面的塵污,我們是比較建議利用洗茶這方法,是屬于較為正統(tǒng)的做法。
6.洗盞:洗完茶后再次沖茶,然后蓋上壺蓋再于其上淋上沸水,并順便沖洗將等會要使用的茶杯,提升茶杯的溫度,如此可以使茶湯維持在高溫,保持香氣。
7.斟茶:此時假設(shè)我們沖泡的是凍頂烏龍茶,偏向熟茶,因此通常靜置40-60秒即可斟茶,過久容易苦澀。其后每泡靜置時間都再加上10-20秒,例如第二泡為60秒、第三泡為70秒。
8.品茶:通常我們會用拇指及食指夾住杯緣,中指抵于杯底,若是平時沒有喝茶之人,可以免用中指,避免被燙傷。提起茶杯,先觀其色,再聞其香,而后啜飲,如此才能領(lǐng)略品茗烏龍茶個中之樂趣。
烏龍茶的沖泡技巧
1、茶具
俗話說:“水乃茶之母,器乃茶之父”,有了好茶葉,更需好水好茶具,才能將其神韻表現(xiàn)淋漓盡致。水最好是純凈水或礦泉水,茶具則“宜陶景瓷”為佳。
2、壺型與茶葉投放量
根據(jù)喝茶人數(shù)選定壺型,根據(jù)茶壺的容量確定茶葉的投放量。若茶葉是緊結(jié)半球型烏龍,茶葉需占到茶壺容積的1/3—1/4;若茶葉較松散,則需占到壺的一半。
3、水溫要求
由于烏龍茶包含某些特殊的芳香物質(zhì)需要在高溫的條件下才能完全發(fā)揮出來,所以一定要用沸水來沖泡。
4、開湯時間
泡茶的時間也很重要,泡的時間太短,茶葉香味出不來,泡的時間太長,又怕泡老了,影響茶的鮮味。閩南和臺灣的烏龍茶沖泡時浸泡的時間第一泡一般是45秒左右,再次沖泡是60秒左右,之后每次沖泡時間往后稍加數(shù)10秒即可。閩北和潮州的烏龍茶開湯時間則要快得多,第一泡15秒就可以了。
5、沖泡次數(shù)
綠茶一般三次為最佳,烏龍茶則有“七泡有余香”的說法,方法得當(dāng)每壺可沖泡七次以上。
烏龍茶(oolong tea),亦稱青茶、半發(fā)酵茶及全發(fā)酵茶,品種較多,是中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中國特色的茶葉品類。烏龍茶是經(jīng)過采摘、萎凋、搖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質(zhì)優(yōu)異的茶類。烏龍茶由宋代貢茶龍團、鳳餅演變而來,創(chuàng)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間)前后。品嘗后齒頰留香,回味甘鮮。烏龍茶的藥理作用,突出表現(xiàn)在分解脂肪、減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稱之為“美容茶”、“ 健美茶”。烏龍茶為中國特有的茶類,主要產(chǎn)于福建的閩北、閩南及廣東、臺灣三個省。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產(chǎn)。烏龍茶除了內(nèi)銷廣東、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東南亞和港澳地區(qū)。主要生產(chǎn)地區(qū)是福建省安溪縣等地。
8. 安溪烏龍茶藝在泡茶時使用的主茶具是
聞香杯,聞香之用,比品茗杯細長,是烏龍茶特有的茶具,多用于沖泡臺灣高香的烏龍時使用。
傳統(tǒng)的茶道講究的就是一嗅二聞三品味: 嗅指的是嗅干茶葉的香味,這是品茶的第一道,也就是將茶葉倒進茶杓(又叫般若甌)中(當(dāng)然,之前茶藝員需要進行沐手、焚香等等禮儀程序),清茶客觀其形狀、顏色,嗅其干茶香味。聞指泡茶時,在暖壺(開水沖淋壺身)之后,很快將第一道茶倒入茶杯中做洗滌之用,這些個茶水是要淋回壺身的,叫做“玉液回壺”。然后再出來的就是第二道茶了,這道茶斟到聞香杯中,用小杯蓋口,茶客用食指中指夾緊聞香杯,拇指緊壓杯底翻轉(zhuǎn)過來,輕旋聞香杯,徐徐提起,雙手輕搓,送至鼻門作深呼吸,吸聞茶香,叫做“倒轉(zhuǎn)乾坤”。品茶:燙茶入口,是用力吸的,一小口茶液混著冷空氣入口,不沾牙唇,讓舌頭上的味蕾在第一時間感觸到甘醇,貌似這就是品味的真諦。所謂工夫茶,并非一種茶葉或茶具的名字。而是一種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工夫茶,是因為這種泡茶的方式極為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為沏泡的學(xué)問,品飲的功夫。綠茶多用玻璃杯泡飲,通常都認(rèn)為由于紫砂泥中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因而最適合用來泡茶。但一般不宜泡飲細嫩名茶,因水多,不易降溫,會悶熟茶葉,使茶葉失去清鮮香味。壺泡法適于沖泡中低檔綠茶。9. 安溪烏龍茶茶藝程序
烏龍茶茶藝的基本步驟,36個步驟成就一杯好茶!
烏龍茶茶藝的步驟
1、備具候用:將所用的茶具準(zhǔn)備就緒,按正確順序擺放好,主要有:紫砂水平壺、公道杯、品茗杯、聞香杯等。
2、恭請上坐:請客人依次坐下。
3、焚香靜氣:焚點檀香,營造肅穆詳和氣氛
4、活煮甘泉:泡茶以山水為上,用活火煮至初沸。
5、孔雀開屏:介紹沖泡的茶具。
6、葉嘉酬賓:葉嘉是茶葉的代稱,這是請客人觀賞茶葉,并向客人介紹此茶葉的外形、色澤、香氣特點。
7、孟臣沐淋:用沸水沖淋水平壺,提高壺溫。
8、高山流水:即溫杯潔具,用紫砂壺里的水燙洗品茗杯,動作舒緩起伏,保持水流不斷。
9、烏龍入宮:把烏龍茶撥入紫砂壺內(nèi)。
10、百丈飛瀑:用高長而細的水流使茶葉翻滾,達到溫潤和清洗茶葉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