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陳摶(?~989)為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學者。字圖南,自號“扶搖子”。亳州真源
(今河南鹿邑)人,一說“普州崇龕(在今潼南縣境)人”(又有陜西人、西洛人、四
川夔州府人諸說)。據宋人王稱《東都事略·隱逸傳》記載,陳摶“始四五歲,戲渦水”,
則亳州真源縣似為其出生地。而北宋太宗、真宗時(976~1021)人李宗諤又稱陳摶為
“普州崇龕人。”王象之指出:“又《別傳》一編,乃欽真觀道士謝道緣所傳,其徒
相傳蓋二百余年矣,亦以先生為崇龕寨人?!卑礆J真觀即在安居縣崇龕鎮(zhèn)?;蛟S崇龕
乃其祖籍,亦未可知。
陳摶生于唐末(根據道教徒中的說法推算,當生于唐咸通十二年(871),與魏泰所
說“生唐末”大體吻合),年少時,好讀經史百家之書,一見成誦,悉無遺忘,頗有詩
名。五代后唐長興(930~933)中,舉進士不第,遂不求仕進,從后晉至后周,娛情山
水,凡二十余年。自言曾遇孫君仿、麞皮處士二人,謂武當山九室?guī)r可以隱居。因入武
當山,服氣辟谷,但日飲酒數杯。據北宋人文同稱,他于后晉天福(936~944)中曾入
蜀,從邛州天師觀都威儀何昌一學睡功“鎖鼻術”。魏泰謂其“或一睡三年”。陳摶
本有大志,然“數舉不第”,且厭五代之亂,又所交往者多高道隱士,因此逐漸形成
“出世”思想。天福二年(937)在蜀時,有詩云:“我謂浮榮真是幻,醉來舍轡謁高公。
因聆玄論冥冥理,轉覺塵寰一夢中?!贝蠹s在后周或稍前,陳摶移居華山云臺觀,又
止少華石室?!懊繉嬏?,多百余日不起”。據宋朝《國史》稱,大約在此期間,他與
另外兩位傳奇人物呂洞賓、李琪(或作“李奇”)交往甚密。再傳弟子陳景元又稱其與
譚峭為師友。自此,其名大振。后周顯德三年(956)十一月,世宗“以四方未服,思欲
牢籠英杰,且以摶曾踐場屋,不得志而隱,必有奇才遠略,于是召到闕下”,問以飛
升黃白之術。摶答曰:“陛下為天子,當以治天下為務,安用此為?”命為諫議大夫
(一說“拜左拾遺”),固辭不受。賜號“白云先生”(此據王辟之《澠水燕談錄》。
一說學者又稱白云先生),放歸山;又命陶谷草詔,令華州刺史每事須供,歲時存問。
顯德五年(958),成州刺史朱憲陛辭赴任,世宗令赍帛五十匹、茶三十斤賜摶。
陳摶將五代十國的統一寄希望于趙匡胤。據說趙氏登極,他聞訊大笑墜驢曰:“天
下這回定疊也!”入宋后,太宗趙光義曾兩次召見。第一次在太平興國初年,太宗待之
甚厚。第二次在太平興國九年(或雍熙元年,984)。據《太宗實錄》《續(xù)資治通鑒長編》
《東都事略》等書記載,陳摶復至汴京,以羽服見于延英殿,太宗甚為禮重。因語宰相
宋琪等人曰:“摶獨善其身,不干勢利,所謂方外之士也。入華山四十年,度其年近百
歲人,且言天下安治,故來朝覲,此意亦可念也。即令引至中書,卿可試與之語。”宋
琪問:“先生得玄默修養(yǎng)之道,可以授于人乎?”陳摶答曰:“摶山野之人,于時無用,
亦不知神仙黃白之術,吐納養(yǎng)生之理,非有方術可傳。假令白日沖天,亦何益于世?今
圣上龍顏秀異,有天人之表,博達今古,深究治亂,真有道仁圣之主也。正是君臣協心
同德、興化致治之秋,勤行修煉,無出于此。”宋琪等表上其言,太宗更加敬重。十月
下詔,賜號“希夷先生”,并令有司增葺華山云臺觀。數月后放還山。端拱二年(989)
卒于蓮花峰下張超谷中。
《宋史·陳摶傳》稱陳摶“能逆知人意”,“好讀《易》”。
隱居武當山時作詩八十一章,名《九室指玄篇》,言修養(yǎng)之事。
又撰有《入室還丹詩》五十首、《易龍圖》《赤松子誡》(或作《赤松子八誡錄》)
《人倫風鑒》(或作《龜鑒》)各一卷;另有《三峰寓言》《高陽集》《釣潭集》及詩
六百余首。相傳他傳有《無極圖》《先天圖》等?!度挝摹肥杖肫鋽灯恼??!墩y
道藏》題名陳摶的作品有《陰真君還丹歌注》。南宋呂祖謙編《皇朝文鑒》,收入其
《龍圖序》;元張理《易象圖說內篇》并收《易龍圖》之序及數圖式,可考見其易學象
數思想。曾慥《道樞·觀空》錄其論說,又可見其觀“五空”思想。他繼承漢代以來的
象數學傳統,并把黃老清靜無為思想、道教修煉方術和儒家修養(yǎng)、佛教禪觀會歸一流,
對宋代理學有較大影響。
姓 名:
聯系電話:
留言備注:
我要留言(留言后專人第一時間快速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