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中國的茶文化 是很源遠流長的 : 從古老的吳越文化中探尋江南茶文化的淵源。 在長期的傳統觀念中,黃河流域一直被認為是中佛文明的發(fā)祥地,而其他地區(qū)則是步黃河文明的后塵而來。不僅封建時代的史文獻這樣說,早期的考古學者也這樣看。但到了本世紀六、七十年代,大量的考古發(fā)現打破了這種傳統觀念。有人提出,中國如此之大,到處發(fā)現新石器時代遺址,很難說哪里是源頭,哪里不是源頭,認為中華文明是多源頭又互相滲透、交融、凝聚的結果。 首先發(fā)難的便是浙江。六十年代末,江蘇嘉興馬家濱發(fā)現新石器遺問;而當1973年,浙江余姚再次發(fā)現河姆渡遺址后,更把這一新的理論推進了一大步,或者說得到了確認。這里出土的大量黑陶和生產、生活器具, 及干欄式房屋建筑,有力地證明了在距今七千年到五千年前不同階段的社會面貌。說明長江下游的新石器時代可能與同期的黃河仰韶文化同步發(fā)展。這種觀點很快得到考古界不少學者的支持,認為長江流域原始文化是中華民族古文化的重要發(fā)源地之一。當然,夏、商、周幾代,中原黃河文明是走在了前列。而長江下游,長期被稱為東夷之地。然而,或許正因為其距全國政治中心的偏僻、遙遠,使這一地區(qū)更多保留了自己獨立的文化特征,構成古老吳越文化的獨特風貌。周代,吳越員與中央保持隸屬關系,但經濟文化自成體系。越王勾踐用范 蠡、計然,十年而國富;臥薪嘗膽而國強。不過,較之中原,吳越直到漢代仍落后不少。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說:“楚越之地,他廣人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褥,果隋贏蛤,不待資而足?!?“是故江淮以南,無凍餓之八,亦無千金之家”,現代人看沿海地區(qū)比內地既開放,又富足,古代遠不是那么回事。但自三國以后,吳越經濟不斷發(fā)展;隋唐以后,長江中下游經濟則壓倒黃河流域。直至現代,江南仍是我國最富庶的地區(qū)之一。吳越地區(qū)的這種歷史軌跡造成它自己的區(qū)域文化特征;既接受黃河文化的影響,但更多表現了本地區(qū)特點;早期的落后與中、晚期的先進鮮明對照;一方面是富庶的經濟生活,同時又保留更多古風古俗。吳越、閩粵,都有這種特點。上海有最現代的工業(yè),但至今總愛“阿拉”長、“阿拉”短,不愿說普通話;蘇州評彈的清揚低通,細膩婉轉更獨具風格;閩南語沒有多少其他地區(qū)的中國人能懂;廣東是現今最開放的地區(qū),但唯獨語言不肯開放,甚至以打粵語為榮耀。這使他們的文化總在古老與革新兩種潮流的巧妙結合中獨放異彩。 吳越文化正反映了這一突出特點。這個地區(qū)也是我國產茶勝地,中國綠茶浙江占舉足輕重的地位。除了這個基本條件外,還有幾個重要因素使該地區(qū)成為中國茶文化的真正發(fā)源地。 第一, 吳越地區(qū)山水秀麗,風景如畫,不僅有產茶的條件,而且有品茶的自然藝術環(huán)境。在這里,經常是集名茶、名水、名山為一地。中國茶文化向來主張契合自然,吳越地區(qū),太湖南北,錢塘江畔,本身就是一個天然大“茶 寮”。 第二, 我國南北地區(qū)向來是佛、道勝地,而且,正因為這里的人民有尊古風、重鄉(xiāng)情的特點,佛教在此地不可能如青、藏和其他西部接受其“原味”多,不論樹種文化,到這里總是要經過一番改造,接近本地“土風”。所以,青藏密宗為多,保持了印度佛教原色;北方律宗為多,已被中國文化改造了不少,而在吳越地區(qū),主要是完全被改革的禪宗占主要地位。然而也正是禪宗與中國“原種”文化的道家、儒家思想更為貼近。于是儒、道、佛三家在這一產茶勝地集結,共同創(chuàng)造了中國的茶文化體系。 第三, 良隋唐以后,長江下游經濟發(fā)達,南宋建都臨安,又使這一地區(qū)得到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山性使人塞,水性使人通“。江南水域使這一地區(qū)總是帶來清新的文化氣息,但是,由于自成體系的文化格局,又使它新風之中好溶古俗。近代以來,中國古老的茶文化受到嚴重沖擊,但在這些地區(qū)(不僅吳越,也包括閩粵),卻悄悄地把中國茶文化的精髓保留下來,至今浙江茶亭最為興盛,便有力地證明了我們的判斷。從陸羽、皎然飲茶問,到湖州民間“打茶會”;從杭州現代化的中國茶葉研究所到兼古通今的茶葉博物館;從西子湖畔一座座茶室,到集茶肆、茶會、茶學研究為一體的“茶人之家”,都證明了這一點。